讓寶寶乖乖吃藥的對策

讓寶寶乖乖吃藥的對策

讓寶寶乖乖吃藥的對策

我是一名醫(yī)生??赡悴灰詾?,我家的孩子就不生病。其實,兒子跟大多數(shù)家庭的孩子一樣,也是三病五災(zāi),沒少住院;家用藥箱里,起碼有一半以上的藥物都是為小家伙準備的。

  但一般藥物都是苦的,苦口良藥怎樣才能“騙”得他張嘴呢?作為醫(yī)生老爸的我,在孩子的不同時期,是這樣做的。

  1歲前:快沖

  孩子在l歲以前服用的藥物,多半是散劑(如果遇到是片劑,就將片劑碾碎)。若集中藥物粉末,放在奶瓶的奶嘴洞附近,往孩子嘴里一送,借著那股水的沖力,碎藥片便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入孩子肚里啦!由于牛奶的某些成分會在胃部形成保護膜,影響藥物的吸收,所以千萬注意奶瓶里面裝的是水而不是奶哦!

  另外,也可先將藥物放于孩子的舌尖部,喂溫開水,使其迅速咽下。因為,舌尖部的味蕾主要感受甜味,近舌尖的兩側(cè)主要感受咸味,舌后兩側(cè)感受酸味,舌根部則感受苦味。因此,服苦藥時,應(yīng)盡量減少藥物與舌根部的接觸以及在口中停留的時間。

  3歲后:隔離

  孩子一點點長大了,再也不用奶瓶了。可是對于藥物的苦味,他依然會無理抗拒;并且,即使承諾他若乖乖喝了藥,就帶他去動物園,這樣的誘惑也不是每次都奏效的。我的做法是:隔離喂藥。

  喝湯藥,可先取舌頭般大小一塊果丹皮,貼在孩子的舌頭上,然后讓他喝湯藥。喝完藥再喝點白開水,最后把果丹皮吃了,效果很好。若是藥片,可撕一小塊果丹皮,把藥片包住、捏緊,再放到孩子嘴里,用水沖服,孩子就樂意服用啦。這里,起關(guān)鍵性作用的果丹皮,就好像醫(yī)生身上的隔離服,能“隔離”掉藥物的苦味。

  中藥:晾涼

  中草藥不良反應(yīng)小,較適合體質(zhì)薄弱的小兒。但中草藥最大的缺點,就是難以下咽。怎樣解決孩子不愿喝中草藥的問題呢?

  人的舌頭味感與湯藥的溫度有關(guān)。當湯藥溫度在37攝氏度時,味感最苦,高于或低于37攝氏度,苦味就會減弱。但湯藥溫度高于37攝氏度時,易燙傷口腔黏膜及食管,因此,我會等湯藥溫度降至37攝氏度以下時,再給孩子飲服。即便如比,湯藥的氣味和口味依然還是很濃烈。這時讓孩子含一小塊冰,既不影響藥物吸收,也可緩解口腔中的苦味。

  膠囊:水當先

  大家都知道,膠囊制劑的“外衣”,主要材料是淀粉和明膠。服用膠囊藥物時,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若膠囊在口里停留的時間過長,藥物就難以下咽,常粘在舌頭上;若水喝得太少,那么膠囊就很容易粘在咽喉或食管處,搞得你“騎虎難下”。

  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是因為含有淀粉和明膠的膠囊“外衣”,在經(jīng)過口腔和咽部時,易與唾液、水發(fā)生粘連,繼而膨脹,搞得你十分狼狽。

  因此,給孩子喂藥,不主張首選膠囊制劑(尤其是5歲前的孩子);如果一定要服用膠囊,那么在服用時,不妨先讓孩子含一口水,再將膠囊放人口中,仰頭吞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