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遺書

伯夷遺書

伯夷遺書

 
  殘陽如血,世道無常。叔齊七日未嘗食周粟,已餓死,吾腹亦饑然,無以為食,將亡。

  夫觀吾與叔齊之一生,生無余財(cái),死無所依,然無愧于天地,蓋集道義于身。斯道義,吾之財(cái)也!

  吾將不久于世矣,遂倚木書遺書于磐石之上,待留后人觀之,以明吾志。其書曰:吾乃孤竹君之子,父亡,授位于吾弟叔齊,齊拒,欲讓吾,不成,逃之。吾慮之,亦逃。斯乃父命也,吾安可奪弟之位,此不義也,吾不忍也。后吾與叔齊俱投西伯侯姬昌處。

  及此,姬昌亡,其子武王發(fā)即位,載昌之靈位于車,興兵伐紂。君為臣綱,以臣弒君,此為不仁;父乍死未葬,而興師,此為不孝。此等不仁不孝之所為吾安可任之,遂與叔齊諫之,陳其利害。武王怒,欲殺吾二人。姜尚重吾之義,出,說之,遂釋吾二人。

  蒼天可鑒,弗敢有所私,唯仁義是也!

  商亡,周興,武王為帝,君臨天下。而吾與叔齊恥之,大義豈可棄也!遂吾二人隱于首陽山,誓不食周粟,乃采薇而食,及死無出,以明吾之大義。

  自堯舜以仁義治世,天下皆仰之,其名益彰。今武王無視仁義,舉兵弒君而篡權(quán),天理難容。此非吾之失,吾力諫之,弗從,無奈何也。

  嗚呼!吾視今之天下,義有幾人?吾當(dāng)獨(dú)守道義于深山,不食周粟,雖九死其猶未悔。

顧吾之一生,足矣。吾之所為無愧于天地;一生坦蕩,廣施恩惠。雖采薇而食以度日,食不果腹,然義之所在,未曾易也;以此終老,亦勝坐擁百萬之財(cái)。

  日漸隱,雀鳥歸巢。吾歌之,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日沒西山,夜罩之,吾命休矣……


  [評(píng)]本文特色一:以傳說中伯夷叔齊的故事為基礎(chǔ),安排了伯夷寫遺書的情節(jié),敘說了自己兩兄弟為“仁義”而獻(xiàn)身的無怨無悔,構(gòu)思新穎,立意深刻?!拔嵋暯裰煜拢x有幾人?”,類似的話語,曾令多少有識(shí)之士扼腕長嘆!這樣的文字所透露出的思想,讓我深深地感動(dòng)著,因此,富有教育意義是第二個(gè)特色。當(dāng)然,還有語言老到,文采飛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