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近求遠,挫折還是游戲?

舍近求遠,挫折還是游戲?

舍近求遠,挫折還是游戲?


  ●針對孩子的脆弱、吃不起苦、受不了挫折的情況,一些父母和教育機構紛紛利用“吃苦夏令營”等形式,對孩子進行“耐挫折”訓練,而恰恰忽視了“近”在身邊的鍛煉機會。

  ●一個人,可以在假設的艱苦環(huán)境中進行耐饑耐寒的訓練,但他知道這是“游戲”,人人都會“熬過去”的,因為這有“時間規(guī)則”作底線。而在實際生活中,要培養(yǎng)一個人的耐挫力,則需要在平時面對隨時出現(xiàn)的挫折,進行及時應對?!?/P>

  鄰居家孩子今年念高二,常聽到他的母親埋怨他“太懶”。前幾天,這位鄰居高興地對我說,孩子所在的學校組織學農,是該讓他去吃點苦,鍛煉鍛煉??墒?,就在她口口聲聲表示贊同的同時,又專門上超市為孩子買了好多零食,一個背包都放不下,說是“不能虧待孩子”。還專門借給孩子一個手機,關照他要保持熱線聯(lián)系。孩子學農一周,她放心不下,每天晚上打電話詢問,學農結束時,還親自到學校幫孩子提行李。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便是:“你熬過來了就好?!边@位父母身上所存在的那種既想讓孩子接受教育,又怕孩子受苦的“葉公好龍”心態(tài),在不少家庭中較為普遍?!?/P>

  比如,現(xiàn)在的一些孩子很脆弱,吃不起苦,受不了挫折,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感覺到了,擔心他們將來適應不了社會,都想治一治。于是,一些父母利用暑假和寒假,寧愿花錢求“遠”,將孩子送到家鄉(xiāng)農村或自己插隊過的地方,進行“封閉式”鍛煉。一些教育機構也紛紛組織“吃苦夏令營”和“體驗夏令營”之類的活動,把孩子拉到山區(qū),進行“耐挫折”的訓練。這本意不錯。然而,這種鍛煉的效果隨著時間推移和孩子向來優(yōu)越的生活習慣而淡薄?!昂昧藥滋欤突謴驮瓨恿恕?,許多父母不免有這種感覺?!?/P>

  這種恢復“老樣”現(xiàn)象,使我們不得不考慮一番。事實上,我們現(xiàn)在往往注重人為創(chuàng)造一個“遠”的鍛煉場所(當然有時也需要),而恰恰忽視了“近”在身邊的鍛煉機會。說孩子很脆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我們平時沒有正視孩子面對的挫折,習以為常,“只要孩子學習好,其它可以忽略不計”,這種話不絕于耳;“安排到位,周到服務”成了各家規(guī)范。孩子外出,父母當“保姆”、“保鏢”的也不在少數(shù)?!?/P>

  更感憂心的是,我們的一些教育觀念發(fā)生了偏差,一味強調所謂掩飾性的正面教育,弄得父母對孩子說話輕不得重不得,即使孩子犯錯,也要學會用思考了不能再思考的“分寸量詞”去淡化,用婉轉得不能再婉轉的“輕聲輕氣”去遷就,有時候甚至到了“請求”孩子的地步,還美其名曰“保護自尊心”。而在學校,老師對學生的評語,也身不由己用粉飾得不能再粉飾的“中性詞”。明明是不足,只能寫成“希望”,明明是缺點,卻要包容成“今后努力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聽不得一句不合心意的話,容不得一個小小的批評,更談不上承受委曲了,久而久之怎么會有耐挫能力呢? 

  事實上,讓孩子到遠處一次性鍛煉的主意固然好,但更應關注的是近在眼前的日??陀^存在的教育機會。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碰到的挫折不比過去少,尤其是學習節(jié)奏和生活節(jié)奏加快后,他們的心理挫折感更為劇烈。一次測驗成績不理想產生失落感,班干部落選產生無望感,看到人家生活條件優(yōu)越產生自卑感,乃至升學未果產生無助感等等,這些其實都是進行挫折教育的內容和時機。只不過我們一些父母和老師求“遠”舍“近”,片面抓“大”放“小”而錯失了教育的良機。事實上,靠一次“遠”距離的“拉練”,并不能一勞永逸;靠一種人為的“強”刺激,并不能一了百了?!?/P>

  挫折,一旦被“炮制”出來,它只能是一種“游戲”,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實際鍛煉。一個人,可以在假設的艱苦環(huán)境中,進行耐饑耐寒的訓練,但他知道這是“游戲”,人人都會“熬過去”的,因為這有“時間規(guī)則”作底線。而在實際生活中,要培養(yǎng)一個人的耐挫力,則需要在平時面對隨時出現(xiàn)的挫折,進行及時應對。只有在這種高頻率的日常自我錘煉中,方能培養(yǎng)出英雄本色。上海市少工委曾組織過“吃苦夏令營”,因報名者眾,結果從原來遞交小論文改為現(xiàn)場測試進行錄取,項目為削土豆和殺魚,結果孩子都傻了眼,無從入手,因為在家里,父母從不讓他們干這個活。顯而易見,人為創(chuàng)造的即使是完美無缺的訓練經典項目,也抵不上生活中的一次真實遭遇所帶來的實際鍛煉效果。教育離開受教育者的生存狀態(tài)而假設,其效果會大打折扣。假設的東西總有先天的缺憾,擺布的教育至多只能偶一為之?!?/P>

  由此,我想到,“挫折教育”可求“遠”,但更要求“近”。形式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內容。套用一句老話,那就是: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平時做起。  

  摘自文匯報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