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保健相關:產后擺脫“媽媽腕”

媽咪保健相關:產后擺脫“媽媽腕”

媽咪保健相關:產后擺脫“媽媽腕”

 新媽媽在享受著初為人母的甜蜜時,也開始了忙碌的生活。寶寶無處不需要媽媽的關懷和照顧,可是媽媽的腕,卻累壞了……

  常見的“媽媽腕”

  其實雅欣的手腕痛是產后媽媽常見的一種疼痛,俗稱“媽媽腕”,是當了媽媽之后容易得的病,臨床上又被稱為“手腕狹窄性肌腱滑囊炎”。癥狀常常是慢慢加重,大拇指底部的腫痛造成大拇指或手腕活動不便,做抓、握、擰、捏等動作時,會引發(fā)或加劇腕部的疼痛,做家務常常使不上勁,嚴重時還會影響睡眠,疼痛有時像神經痛一樣,會往上痛到手臂,往下痛到大拇指末端。

  如何確定“媽媽腕”?

  ●首先是“媽媽腕”疼痛的特定部位是大拇指近手腕的地方,可看見在手腕橈骨(可以摸到脈搏的部位附近)末端突出的部位有一點水腫,按壓時疼痛。

  ●其次可以做芬科斯試驗。即將大拇指握住,并且將您的手腕彎向小指側時,疼痛會加劇,如果這樣,您就有可能得了“媽媽腕”,因為發(fā)炎的肌腱滑囊受到拉力牽扯而引發(fā)了更強烈的疼痛。

  ●鑒別診斷。用超聲波檢查來做進一步的確診,以排除其他有類似癥狀的疾病。如:肌腱感染、橈骨神經痛、腕骨骨關節(jié)炎和手腕隧道癥候群。尤其是手腕隧道癥候群一定要與“媽媽腕”鑒別開來,手腕隧道癥候群是由于手腕過度使用加上懷孕內分泌因素的影響,造成正中神經受壓迫,引起手麻甚至是局部肌肉萎縮。

  “媽媽腕”的原因

  與懷孕、分娩有關的因素

  ●懷孕后期及產后,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易引起手腕韌帶的水腫、肌腱韌帶也變得松弛、強度變差,長時間活動減少,使肌力減退。

  ●月子期間由于產婦氣血虛弱,若受風寒侵襲,寒氣則滯留于肌肉、關節(jié)間,就容易引起肌腱、神經發(fā)炎。

  ●產后抱孩子的姿勢不對,常常是長時間用手腕托住嬰兒頭部,從而拉傷手腕的肌腱。

  與生物力學有關的因素

  媽媽腕并不只限定發(fā)生于產后,它更常發(fā)生在高度使用該肌肉群或跌倒時傷及腕部的人,所以您可別看到非媽媽而患有“媽媽腕”就驚訝地大叫。以下的一些活動也容易使您患上“媽媽腕”:

  ●因為所從事職業(yè)需長時間使用大拇指壓、扣動作容易產生該類疾病。如打字員、作業(yè)員等。

  ●裁剪、縫紉、重復抓握、轉水龍頭、轉瓶塞等。需要使用手腕與大拇指作重復動作、手腕常常受到壓迫的人,最常被此病纏住。

  ●我們還注意到現代人使用電腦鼠標的時間日益增加,而長時間伸展手腕及大拇指的動作很有可能會得“媽媽腕”。

  日常生活中預防

  ●新媽媽要減少每天抱孩子的次數及時間,或輪流更換抱孩子的姿勢,盡量不要單手抱,不要過分依賴手腕的力量,將小孩靠近自己的身體,以獲得較好的力支撐,減輕壓在手腕的重量。

  ●減少拿重物,避免重復性地進行手腕下彎的動作,讓手腕多休息。

  ●做家務時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手部的動作,做一段時間就要適當地休息一下,避免大拇指、手腕過度勞累。

  ●暫時把打字速度放慢,或減少打字、用鼠標的時間。

  輕松擺脫“媽媽腕”

  在家里DIY

  ●熱敷

  可用濕毛巾熱敷腕部,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吸收。熱敷可以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簡單的按摩

  1.用一只手輕柔地按摩另側腕關節(jié)2~3分鐘。

  2.用拇指點按另側腕關節(jié)痛點,同時另側腕關節(jié)做旋轉運動1~2分鐘。

  3.雙手五指相互交叉做搖腕運動約2分鐘。

  4.用一只手拇指按另一只手側腕關節(jié)4周,按壓2~3次后,再做另一側腕關節(jié)。進行上述治療,部分病人在一個月內癥狀得到改善。堅持下去會很快痊愈。

  醫(yī)生的方案

  1.藥物治療:對于少數嚴重的“媽媽腕”患者,就是拿筆也如千斤重,拇指一動時可以自覺到腕上部有細微的摩擦者,手臂可發(fā)現有條索狀的腫脹。若不能好好休息,會日益嚴重。必要時應及時就醫(yī)。

  2.物理治療:還可用電療減輕疼痛。

  3.手術治療:如果進行以上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治療期注意事項

  ●避免腕及手指的活動及用力;

  ●患部不可受壓;

  ●做推拿按摩治療時,不可用力過猛,自己更不要用力揉動患處。

  《母子健康》愛心提示

  剛生過孩子之后,要求媽媽不親自喂奶、換尿布也是不可能的。每位媽媽都會忍不住抱起哭泣中的嬰兒,可是常常這樣,手腕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癥狀得不到改善。有的“媽媽腕”恢復時間較長,甚至達3個月、半年仍未痊愈。此時,做爸爸的要多體諒孩子媽媽,主動地多承擔家務、多照顧嬰兒,使“媽媽腕”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