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

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

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

  

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

案例:

午睡醒過來后,大家都開始吃點心,在這過程中,幼兒的速度當然有快有慢,有些幼兒早已吃好,洗好,擦好嘴在教室中活動,而有些幼兒正在洗手、擦嘴。就在這時,我看到我們班的遠遠坐在鴻兒的座位上,遠遠在班中相對其他幼兒來說紀律較差,經(jīng)常要隨意離開椅子,強占其他幼兒座位。鴻兒當時正在衛(wèi)生間洗手,他是我們班具有一定自控能力的孩子,當他洗好手回教室時看到遠遠坐在自己位置上,我打算喊遠遠坐到自己座位上,但轉(zhuǎn)念一想,何不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呢?于是我便假裝專心地為小女孩梳頭發(fā),而用余光看著他們。首先,我聽到鴻兒的叫聲:“朱老師,遠遠坐在我的座位上。”“那你想辦法請他讓一讓?!蔽矣虚_始為另一女孩梳頭。只見鴻兒先邊搖椅子邊說:“讓我一下,讓我一下?!敝灰娺h遠坐著沒動靜,于是他把頭湊到遠遠耳邊開始搖遠遠的身體:“讓我一下,讓我一下?!边@時語氣比先前要更堅硬,但遠遠還是沒動靜。鴻兒開始推遠遠,當推不動時兩腳爬到椅子上想把遠遠擠下椅子,但遠遠還是旁若無人,穩(wěn)坐泰山。鴻兒見擠不下于是爬下椅子又開始推,推了一會,就朝著對面的小女孩馮文歡說:“遠遠坐我的椅子對不對?。窟h遠坐我的椅子是不對的,對嗎?”開始向同伴求助,接著又推了一會兒,可能自己感覺很好笑,于是邊跳邊笑著說:“哈哈,遠遠像個木頭人一動也不動?!闭麄€過程大概持續(xù)了七八分鐘。

評析:

以上案例雖然指示一件小小的事情,短短的七八分鐘時間,但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完全掌握著自己解決問題的自主權,教師不給予幼兒任何直接干預,對該幼兒發(fā)展有著一定的意義。

一、提高了孩子獨立思考及靈活應變能力。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時勢必會促使其獨立

思考,只有獨立思考才能想出各種應對措施,而當一措施實施后無效果時,幼兒又會采取其他措施,在不斷地實施、面對、改變中提高應變能力。如以上案例中,鴻兒就采用了多種手段想解決問題,每種手段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開始,他利用動作“搖”及語言“讓我一下”提醒遠遠讓開,在提醒中用了不同辦法,先是搖椅子,語氣較委婉,然后轉(zhuǎn)變?yōu)閾u身體,湊到耳邊,語氣變堅硬。在提醒沒用的情況下,他又想出了更為有力的手段,利用“推”和“擠”想迫使遠遠走開。但在采取硬辦法的手段下遠遠還是無動于衷。這時鴻兒又開始用軟辦法,通過詢問同伴,爭得同伴幫助與肯定和笑遠遠是個木頭人來解決問題。我們不難看出,詢問同伴和笑這兩個辦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獨立思考的結果,拓寬了幼兒的思維寬度和廣度。

二、促進孩子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孩子在自己解決問題時,不僅提高思維等智力,還

促使非智力的發(fā)展。因為問題解決必然要有一個過程,這一過程有可能長,有可能短,在這一過程中會不知不覺使孩子意志力、堅持性、不怕苦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發(fā)展。以上案例中鴻兒從開始到結束足足用了七八分鐘,這對一位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幼兒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

三、促使社會性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