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誤區(qū)

早期教育的誤區(qū)

早期教育的誤區(qū)

    早期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早期實行的教育,或者可以說是學前教育,但并不等于知識教育?,F(xiàn)在,早期教育或學前教育越來越普遍,而且關于早期教育的雜志與專家也越來越多,觀點太多,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的家長該如何因材施教呢?

    最近我看了一個有關外國早期教育的片子,這個片子著重講述了外國的父母為了使孩子變得更聰明,為了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利用“溫室養(yǎng)育”的方法,讓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幾個月開始就要進行一系列的知識教育。當時看到一歲多的孩子看到那些卡片看到哭時,我的心為之一顫,為何要進行這樣的早期教育呢?在中國,是否也存在這樣的教育呢?我通過上網(wǎng)調查及調查班上的家庭教育情況,得出了肯定的答案:在我國也存在如此盲目的早期教育。

    學習了幼兒發(fā)展心理學,尋找了有關幼兒啟蒙的有關資料,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家庭早期教育有兩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關鍵期的誤區(qū)

    所謂關鍵期,就是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人說:“三歲定終身”,“三歲看八十”,在幼兒期是施以教育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早期教育決定幼兒的未來。所以家長們都紛紛進行各種各樣的早期教育,為的就是把好“關鍵期”這個關。有的家長聽說音樂可以開發(fā)幼兒的智力,不惜花費精力、財力、時間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長聽說學珠心算可以開發(fā)幼兒的大腦靈活性,也讓幼兒去學一學。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培養(yǎng)一個天才兒童,強迫孩子去學習天文地理,并進行各種藝術教育。然而,是否為了把好關就要把孩子應得的游戲玩耍時間都用到學習知識當中去呢?這些父母理解真正“關鍵期”的意思了嗎?

    其實,人的大腦一生都在產(chǎn)生細胞,一直都在繁殖,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家長又何必去強求孩子在這所謂的關鍵期里去接受知識呢?機械性地反復學習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倦?!队變簡⒚伞返钠械闹v了一個實例:一名溫室養(yǎng)育的男孩到了十幾歲,已經(jīng)完全忘記小時候學過的東西了。反而你在這個關鍵期里多與幼兒接觸、溝通,并創(chuàng)設具有刺激性的、舒適的環(huán)境與您的孩子一起,通過實驗探索、認識世界,讓孩子學得舒服,開心,家長又何樂而不為呢?

    誤區(qū)二:學習方法的誤區(qū)

    1、 不了解孩子的天性,不尊重孩子的選擇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哪個孩子不愛玩。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是以游戲為生命,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工作,在游戲中身心才能獲得充分,健康的發(fā)展。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冰心女士也呼吁: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成長,教育必須尊重兒童的天性和選擇。

    那么,今天的父母做到了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選擇了嗎?應該說有的父母有,但絕大部分沒有。由于“望子成才”心切,在他們的觀念里,反對孩子游戲,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每天放學,就聽到家長問孩子:“你今天學了什么呀”?或是“你今天學了什么字寶寶呀”?有一次,有個家長問我:“老師,我看見有些幼兒園已經(jīng)開始教寫字了,為什么你們都沒教我的孩子寫字呢?”于是就有家長說在我們幼兒園里孩子學不到東西。在他們的眼里,學寫字、學知識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就有了家長要求幼兒去學這學那,不顧幼兒的興趣,也不管幼兒是否愿意。我國一名知名教授胡江南指出的事例“由于逼子成才終釀成悲劇痛失愛子”告訴我們:必須尊重孩子的選擇。

    身為父母,別為了塑造一個“天才兒童”而犯了“拔苗助長”的錯誤,忘記了“以人為本”。其實游戲對幼兒來說,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2、 對早期教育不全面

    現(xiàn)在,早期教育的書層出不窮,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往往采取各種方式對孩子進行提前教育,希望對孩子今后有所幫助。但是,有些父母只花重金在智育方面,卻忽略了其他智力因素如性格、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結果發(fā)展的不全面就影響了其智力的發(fā)展與成才過程

    家長們認為的智育只是構成智力的各方面能力中的一部分,霍華德、加德納在其著作《智力的結構》中指出他的理論,有七種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邏輯數(shù)學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智能和個人智能。根據(jù)加德納的理論,家長們所培養(yǎng)的智育只是一小部分,又怎能成功呢?

    作為父母者,不要把早期教育當作知識教育,而是讓幼兒身心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xiàn)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里,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獨立,不要老是依賴父母。這樣才會對孩子今后有所幫助。

    3、 不要過度地約束孩子

    從嬰兒落地開始,他就具有求知的能力,并且像一塊吸水的海綿,能吸收無限的知識。好奇就是驅使孩子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動力,也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正因為有了好奇心,孩子什么都想去探索,都想去嘗試,難免會有一些危險。而父母就是擔心這“萬一”才會有了諸多的約束、干涉等。比如不允許孩子玩泥沙,因為太臟了;不允許孩子去碰剪刀、錘子等一切銳利的東西,原因是太危險了;當孩子對某種小蟲感興趣時,興致勃勃地看,卻引來家長這樣的一句話:“這有什么好看的,回去看看書還好一點,快走吧。”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大人們的麻煩,方便管制??墒?,這樣的約束使得孩子智力的發(fā)展禁錮了,探索世界的主動性削弱了,孩子的個性也束縛了,反而會培養(yǎng)出一個性格暴烈和軟弱混為一體的孩子。

    家長要切記:早期教育不是越多越好的,它有一個最低的輸入量,而且這種教育經(jīng)驗與一個兒童或一個主體的主動參與有關,并不是灌輸性的經(jīng)驗。在幼兒時期,父母多與幼兒進行雙向的情感交流,創(chuàng)設一個較好的環(huán)境,讓您的孩子健康、開心地成長。

我要投稿|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5-2022 m.haopo.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var id="ipjyt"><form id="ipjyt"></form></var><rt id="ipjyt"></rt>
  • <tt id="ipjyt"><nobr id="ipjyt"><acronym id="ipjyt"></acronym></nobr></tt>
      • <code id="ipjyt"><tr id="ipjyt"></tr></code>
          <rt id="ipjyt"></rt>
        • <table id="ipjyt"><wbr id="ipjyt"></wbr></table>
          <tfoot id="ipjyt"><delect id="ipjyt"><small id="ipjyt"></small></delect></tfoot><tfoot id="ipjyt"><delect id="ipjyt"></delect></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