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人家東西怎么辦
孩子拿人家東西怎么辦
3歲前拿別人的東西
3歲前的孩子看到他喜歡的東西,不與別人打招呼就拿了。這年齡階段的孩子不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所以父母也不要去責(zé)怪。可以對孩子說,“我們家里也有許多玩具”?!?/P>
3歲以后拿別人的東西
真正的“偷竊”行為是發(fā)生在4-5歲之后。據(jù)一個兒童心理咨詢門診的資料,44名有不同程度“偷竊”行為的孩子中,6.8%是在4-5歲時拿家里的錢;63.7%發(fā)生在小學(xué)階段;29.5%到12歲以后才有 “偷竊”的行為。
孩子需要什么
一旦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偷”了東西之后,首先的反應(yīng)是大吃一驚, 小小年齡就“偷”東西,長大了還了得?接著的行動不是罵、便是打,以示教育。很少去分析“偷竊”的目的、動機是什么?所以“偷竊” 的行為也不能徹底改掉。有的5-6歲或者10-12歲的孩子偷別人的東 西,其價值數(shù)目很?。袝r拿來的東西自己家里也有,分析不出其目的是什么。實際上這類孩子是感情的混亂,他們似乎盲目的企求某樣 東西以達到心理上的滿足。這類孩子平時心情不愉快、孤獨,感情上得不到滿足,尤其10-12發(fā)的孩子生活上已能自理,父母平時很少關(guān)心。有的孩子把“偷”來的錢買些小東西送給同學(xué),“籠絡(luò)”他們, 建立同學(xué)之間的感情以彌補家庭感情的不足,消除孤獨和苦悶?!?/P>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有的孩子看到同學(xué)們的父母給零用錢可以隨意購買東西,而自己 的父母認為:從小不能讓孩子花錢,花慣了將來大手大腳要亂花錢的;吃的家里有,所要的文具用品也可以去買,故而不給孩子錢。這類孩子看到父母手中有錢,而自己又不能得到,長此以往,趁家人不在之機就拿了家里的錢或別人的錢。極個別的孩子還認為“偷竊”是勇敢的行為?!?/P>
對有偷竊行為孩子的對策
當(dāng)發(fā)現(xiàn)孩子有偷竊行為時父母應(yīng)明確的表態(tài),反對這種行為,并且堅持要把偷來的東西還掉達到教育的目的。至于歸還的方式要考慮。往往有的父母故意當(dāng)眾讓孩子將東西歸還失主以示教育,這種方法不可取,非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使孩子覺得受到了羞辱?!?/P>
分析孩子“偷竊”的原因
首先應(yīng)從父母本身分析,如孩子在家庭中是否得到了溫暖和關(guān)懷,平時是否給他一些零用錢,其數(shù)目要與一般的小朋友差不多,可每周或每月給一次,要對孩子說清楚不能買不清潔、不衛(wèi)生的東西吃,“積 余歸己”。至于孩子拿了這些錢怎么花費掉,也要關(guān)心一下,即使買了一些不恰當(dāng)?shù)臇|西也不要過分的批評他,因孩子有自己的愛好。要 讓孩子從小學(xué)會“經(jīng)濟管理”,所以要付“學(xué)費”。孩子手中有了錢后,看到別人的錢也不稀罕,不會去求他平時“求之不得”的東西,偷竊的行為也就改掉了?!?/P>
應(yīng)了解孩子平時所交往的朋友
可能孩子的偷竊行為是跟隨了別的小朋友。11-12歲有偷竊行為的孩子,要排除其背后是否有慣偷犯的唆使的可能,當(dāng)然這種情況是極少的?!?/P>
“打”不是好辦法
有的父母認為只有“打”才是改正“偷竊”行為的最好對策。其實錯了,打得厲害、疏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他會感到更孤獨, 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哪一個有“偷竊”行為的孩子是被父母責(zé)打后改 掉的?相反,偷竊的行為非但沒有改掉,而且不敢回家,流浪在外,與社會上的浪子交往,被他們所利用,最后走入歧途,甚至?xí)|犯法律受到制裁。
上海熱線
- 口吃影響孩子的智力嗎?
- 貝貝是我
- 兒童是怎樣看待對與錯的?
- 淘氣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 不合群并非孩子的天性
- 上課的時候為什么總是管不住自己?
- 愛哭的小男孩
- 父母離異對兒童的影響
- 兒童逆反心理的正效應(yīng)
- 孩子為何會患多動癥?
- 寶寶愛玩自己的聲音
- 孩子為什么要拿著東西才能睡
- 源源為什么故意將玩具奶瓶摔破
- 童年的成功體驗與積極的心理暗示
- 黑板報版面范例圖片
- 驕傲的向日葵
- littlefox英語故事whisper
- 我給花兒喂米水_小學(xué)生作文
- 從色彩的審美感知入手,培養(yǎng)小班幼兒繪畫興趣
- 鄉(xiāng)間小路的唯美句子139句
- 電臺公會名字溫情429個
- 《全民宮女升職記》攻略
- 宇宙生命之謎評課說課稿教學(xué)設(shè)計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