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教學中的催化劑

愛――教學中的催化劑

愛――教學中的催化劑

  

愛――教學中的催化劑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由衷的熱情,是一種自我犧牲的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的許多教育家都把熱愛學生看作是教師最基礎(chǔ)的美德。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他們。"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同于父母對子女的愛,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愛,沒有這種愛做基礎(chǔ),就發(fā)現(xiàn)不了學生中真、善、美的東西。

"愛"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教育因素,可以說是事關(guān)教育成敗的心理基礎(chǔ)。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著意知覺對方,有意或無意地寄以期望,對方就會產(chǎn)生相應的反應。教師對學生表示好感,學生就會在學業(yè)、品德、習慣方面表現(xiàn)進步。教師如果對學生表示厭惡或失望,學生心理就產(chǎn)生負效應,表現(xiàn)為退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吹侥承┙處煴M管很負責、很辛苦、很周到,卻得不到學生的歡迎,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使他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為什么這些教師會"事倍功半"呢?原來一個不愛他的學生的教師,很難獲得好的教育效果,也很難成為一個好教師。因為愛是教學中的催化劑。

反思這十多年的教育、教學時實踐,我也曾嘗過"愛"的甜頭。

章某,男,13歲,小學六年級學生,大大的眼睛,紅樸樸的臉蛋,長得十分機靈。但由于好動,經(jīng)常惹是生非,常令家長、教師頭痛不已。主要表現(xiàn)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紀律,晃椅子、玩東西,講空話……但老師批評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但持續(xù)時間不長。課間精力特別充沛,好搞“惡作劇”,愛捉弄別人,今天打破了黑板,明天敲碎了玻璃。平時個性倔犟、脾氣暴躁。對人不和悅,人際關(guān)系極差,喜歡爭強好勝,常因小事與人爭執(zhí),時常與同學打架,欺侮弱小,每星期都有打人的記錄。家里表現(xiàn):任性、沖動,遇到想辦的事情,父母不能滿足時,便火氣沖天,大喊大叫,家長無能為力。據(jù)家長和老師觀察,章某腦子不笨,學習認真起來比一般同學接受還快。但因為好動分心,在班里成績排在倒數(shù)第一,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及格現(xiàn)象。   對次我作了專門的調(diào)查分析,原來造成章某有四個原因①、家庭因素:他出生在一個大家庭,幾代只有一根獨苗,與父母和祖父母住在一起,全家人對他百般寵愛,事事由著他。造成他以自我為中心,是非不明,強詞奪理的畸形心理?!《坏┌l(fā)生“重大事件”章某的父親家庭教育方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