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花園里》教案(5的加法)反思

大班數(shù)學《花園里》教案(5的加法)反思

大班數(shù)學《花園里》教案(5的加法)反思

1、大班數(shù)學《花園里》教案(5的加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與,掌握5的加法。

  2.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一圖兩式的一般規(guī)律,并會列式計算。

  3.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數(shù)字卡、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

  2.復習5的組成

  (1)提出問題:今天老師買回4個蘋果,小朋友又帶回1個蘋果,現(xiàn)在我們一共有幾個蘋果?

  (2)如果把這5個蘋果分在兩個籃子里我們可以怎么分?請小朋友分一分,并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

  3.學習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蘋果,我再給你3只,你有幾只蘋果呢?我們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啟發(fā)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2)請小朋友先抽一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幾個蘋果,用數(shù)字什么表示,再抽一張卡片,讓幼兒算一下一共有幾只蘋果。反復進行游戲。

  4.幼兒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情節(jié),用卡片擺出算式,并進行運算。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列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如何運算5的加法,并能靈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動中,幼兒跟老師不夠配合,課堂不夠活躍,可能是后面的設計有點抽象,難度大點,沒有針對這里的幼兒的認知水平來設這課。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讓小朋友動手擺物體,然后把式子寫寫出來,這樣他們就學會了、動手、眼、腦,也達到了就這結課的目的。

2、大班上學期美術教案《冬天(一)》含反思

教材分析:

  《綱要》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huán)境中的美,加深幼兒對冬天的認識和了解,我們特組織開展了本次活動。畫面以幼兒暢想為主,教師通過引導,激發(fā),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抖臁肥谴蟀嗟谝粚W期結合季節(jié)特征的一個繪畫活動,要求幼兒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表現(xiàn)自己對冬天的感受。

教學設計思路

  1、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有意識地在日?;顒又校龑в變河^察幼兒園的園舍、布局、日?;顒拥龋由钣變簩τ變簣@的印象。

  2、準備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發(fā)揮創(chuàng)作的熱情。

  3、運用正面的評價,鼓勵幼兒進行充分的自我表現(xiàn),增強自信心。

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2、能按意愿獨自設計畫面,大膽作畫。

  3、增強對冬季周圍事物關注。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點:

  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活動難點:

  能畫出冬天里景物、人物的特征,色彩合適。

活動準備:

  水彩筆、畫紙、范畫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出主題。(指向目標1)

  “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啊?”“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討論,教師簡單小結。

  2、提出繪畫主題,引導幼兒思考。(指向目標2、3)

  “今天我們要來畫一幅‘冬天’”,你會畫一些什么呢?”幼兒個別說一說,互相說一說。

  3、提出作畫要求,幼兒自主作畫教師觀察引導。(指向目標1、2、3)

  “請小朋友畫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樣子,要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冬天,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盡量不要和別人一樣?!?/p>

  4、幼兒作畫,教師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豐富畫面內容,涂上適當?shù)纳剩M一步表現(xiàn)冬天特征。

  5、活動結束:

  (指向目標3)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找一找自己喜歡的作品,說說原因。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3、大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8的加減(一、二)》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一、二組加減。

  2、探索根據實物圖的內容選擇答案圖,并列出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3、用較準確、完整的語言講述算式的含意。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教具:圖片:8的第一組實物圖七張、第二組實物圖五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和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8的組成——玩碰球游戲。

  2、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說說圖上說了些什么?并看圖列算式記錄它的意思(7 1=?)說說7加1等于幾?(7 1=8)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再出示另外3張圖片,讓幼兒選出一張正確的答案。啟發(fā)幼兒完整地講述圖意。讀一讀算試。

  (2)學習8的第一組減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意再記錄(8-1=?),然后啟發(fā)幼兒選出正確的答案圖,完整講述這三幅圖的意思,讀算式8-1=7兩遍。

  3、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同8的第一組加減教學。

  二、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第10頁的觀察房子的顏色,列出8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2、觀察第11頁上的實物的顏色,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3、仔細看圖,講述圖片的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圖,并打√,然后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4、直接寫出答案。

  5、開火車游戲:操作8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

  三、活動評價。

  1、帶領幼兒看操作記錄,鼓勵幼兒大膽地看圖講述圖片內容。

  2、請個別幼兒讀讀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兒看著自己的驗證。

活動反思:

  學生在學習6、7的加減法時就會根據一幅圖列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教材已為本課的一圖四式作了鋪墊。出示小棒圖后,我問:誰能根據這幅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6+2=8,2+6=8。那么,誰能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呢?8-2=6 ,8-6=2,這還比較順利。我再問:誰能說出這些算式的意思?我要求學生先看加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再看減法,用語言表達出來,說的就不太順了。最后齊讀算式,我之所以這樣的設計,是想根據教材提供的圖,要求學生根據圖寫出不同的算式,通過合作交流,共同寫出四個算式,使學生親身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的探索過程,讓學生根據圖意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及學會運用數(shù)學語言的能力,加深學生理解的能力,我認為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一圖四式的形成過程,對新知的認識比較深刻,這一點比較成功。不足之處:學生在列減法算式時,有的學生用一邊多的減一邊少的,在這里應加以強調:不管是一圖兩式還是一圖四式,列減法算式時,都應從總數(shù)中減。

4、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五只小鴨子(5的組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分解畫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數(shù)量關系。

  2、學習5的組成,知道5可以分成兩份只有4種分法。

  3、使幼兒能正確運用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和操作結果。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儀、實物圖、貼絨數(shù)字1-5、特征標記圖、幼兒作業(yè)紙、分合卡片、鉛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2-4的組成。

  出示貼絨數(shù)字,師:"今天我們來玩'碰球'游戲,老師先報一個數(shù),你們再報一個數(shù),我們的數(shù)合在一起要剛好是這個數(shù)。"

  2、新授學習5的組成,學習按特征分解畫面。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圖,我們一起看看圖上有什么?"(小鴨子)"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看,一共有幾只小鴨子?"(5只)"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5只小鴨子?""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幾只小鴨子都一樣嗎?它們什么地方不同?"幼兒自由回答。

  "剛才小朋友一起找了這幾只小鴨子的不同特征,我們把這些小鴨子的不同特征的事故量記錄到記錄表上,(出示5的分合式圖片)教幼兒按照大小、顏色、動作、位置不同去記錄。"誰愿意來填放相應的數(shù)字?"(出示5的數(shù)字卡片)請幼兒來擺放,其余幼兒幫助檢查。我們剛才記錄的都是什么洋的事?5只鴨子中有幾只什么樣的鴨子和幾只什么樣的鴨子/,那么那這些鴨子的特征標記拿掉就變成了什么?"(5的分合式)出示5的分合式。"小朋友這個分合式你們會讀嗎?我們一起讀一讀。"師生讀5的分合式。

  二、操作活動。

  "剛才我們給小鴨子按不同的特征分了類,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張圖片,你們看圖上有什么?"(實物投影儀出示幼兒作業(yè)紙)"按照老師剛才講解的要求給熊貓分類,看清楚上面的特征標記再去記錄,記錄好后再自己讀一讀。幼兒分組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三、活動評價。

  出示兩張幼兒作業(yè)紙,"大家一起先把這兩張作業(yè)紙上帶標記的分合式說一說。""他們記得對嗎?誰對誰錯?為什么?"請錯的幼兒上來改正,并讀一讀正確的記錄分合式。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shù)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5、大班美術優(yōu)質課教案《花瓶(水彩畫)》含反思

教學課題:

  第四課花瓶(水彩畫)

教學目標:

  1.德育:培養(yǎng)學生懂得感恩;增強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和質量意識。

  2.智育:初步形成物體形體結構、比例概念、對稱概念;認識各種不同色彩:初步了解色彩的深淺度、對比度概念;了解水彩畫的特點與基本要求。發(fā)展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技能:初步學習水彩畫,懂得水彩畫的基本畫法與步驟。

  4.實訓:自己動手完成一幅《花瓶》水彩畫習作。

教學方法:

  運用啟發(fā)式,邊教邊畫,講練結合。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水彩畫的基本畫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

  正確選色、調色和上色。

教學器材:

  打字紙20張;鉛筆20支;橡皮20塊;12色水彩畫顏料5盒;小塑料桶5個;畫筆20支;水彩花瓶畫作1幅;直尺1把;彩色卡1套。

教學過程:

  1.點名、檢查學生到課情況。

  2.導入課題師:母親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媽媽愛你,你更應愛媽媽。你會給媽媽送上一束鮮花作為節(jié)日禮物嗎?

  生:會!

  師:很好!你們都是好寶寶!

  生:鮮花放在什么地方才能保存得更好更久呢?

  生:放在有水的花瓶里。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畫一個漂亮的水彩花瓶送給媽媽好不嗎?

  生:好!

  3.認識花瓶形體結構師:(展示一幅水彩花瓶作品)花瓶有哪幾個部分呢?

  生:有瓶口、瓶頸、瓶身和瓶底四個部分。

  師:大家認真觀察,仔細想想,它們的形狀各像什么呢?

  生:瓶口是圓形;瓶頸馬鞍形,又像個溜溜球;瓶身和瓶底合起來像個大酒杯。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想象力很豐富。很好!哪一部分最粗?哪一部分最細?

  生:瓶身上方最粗,瓶身中部最細。

  師:哪一部分最長?哪一部分最短?

  生:瓶身最長,瓶底最短。

  師:大家再認真看看,這個花瓶在形狀上還有什么特點?我們把它左右對折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花瓶的左右兩部分對折線來說是對稱的。即大小一樣,長短一樣,相應部分離折線遠近相同。我們身上的左手和右手、左眼和右眼、左耳和右耳也是左右對稱的。對稱是一種美。我們在畫花瓶時,一定要把這種美表現(xiàn)出來。

  4.水彩畫的特點師:水彩畫就是用水調和顏料在白紙上作畫。水彩畫的最大特點是亮麗、顏色薄而透明,很像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水墨畫。

  5.畫水彩畫的方法與步驟師:怎樣畫水彩花瓶呢?下面我們介紹一種易學的方法:

  第一步:用鉛筆輕輕畫出花瓶草圖;第二步:用濃色彩畫出花瓶輪廓線;第三步:選色、調色、上色、調整,完成作品。

  5.教師示范表演第一步,學生觀摩邊畫邊講解要點,突出強調要較準確地表現(xiàn)花瓶的形狀結構和對稱性質。

  6.學生做第一步實訓,教師巡視指導(10分鐘)7.教師講解色彩相關知識師:顏色的種類很多,你們能說出哪些顏色的名稱?(出示顏色掛圖)生: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灰、白……師:其中你最喜歡哪幾種顏色?

  生:……師: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同的顏色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白色和黑色放在一起,對比分明,對比度大;橙色黃色放在一起,很難分清,對比度小。顏色有深淺、濃淡、冷暖和輕重的不同。繪畫時,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自己的愛好挑選運用,創(chuàng)造性地去發(fā)揮。

  8.教師示范表演第二步,學生觀摩師:下面,我選用較深的天藍色把花瓶的外形輪廓畫出來,它顯得簡樸典雅。要特別注意把花瓶的左右對稱特點細心畫出來,一邊高一邊低就不對稱,千萬別那么畫。你們可根據自己的喜愛選出一種較深顏色,把花瓶的外形輪廓畫出來,完成第二步。

  9.學生實訓,教師巡視指導(10分鐘)

  10.教師示范表演第三步,學生觀摩師:怎樣給花瓶用濕畫法上色呢?如先把選好的適量紅色顏料擠些調色盤內,加水用毛筆調均勻,然后在畫面上需要上色的地方,果斷用筆,一氣呵成,不要反復涂抹,使畫出的效果明快流暢。注意不要用毛筆接在顏料錫管上,沾一點畫一點。上色時,要注意計劃性,先畫大面積的色彩,或從主要部分開始。少用白色或黑色,換色彩畫時要把毛筆洗干凈,保持色彩純度,避免畫面出現(xiàn)臟亂現(xiàn)象。下面,大家按照我說的這些方法,動手上色。比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畫得好,畫得快,畫得美。開始!

  11.學生上色,教師巡視指導(10分鐘)

  12.評比、總結和表彰

  13.課后小結師:記住畫水彩畫的方法是:打草稿、上色、調整完成。今天剛入門,以后大家要多多練習。熟能生巧,慢慢就會越畫越好。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6、大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8的加減(三、四)》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三、四組加減。

  2、鞏固復習看圖形勾畫特征。

  3、能按要求進行各項活動,并與同伴友好合作。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圖,算式教具一套。

  學具:幼兒用書第12、13頁。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8的組成——“碰球”游戲。

  2、學習8的第三組加減。

  出示實物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幼兒按標記的提示,列出8的第三組加減。(3 5=8,5 3=8,8-3=5,8-5=3)并讓幼兒說說算式的意義。

  3、學習8的第四組加減。

  讓幼兒獨立完成后,說說是怎樣做的?教師板書:4 4=8,8-4=4。

  4、讀一讀8的第三、四組加減算式。

  二、操作活動。

  1、看圖列式。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實物的數(shù)量,啟發(fā)幼兒根據不同的特征列出算式。

  2、仔細觀察圖片,選擇正確的答案圖打√,在列出加減算式。

  3、直接寫出得數(shù)。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一講它的操作活動,集體進行評價,教師對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簡單的小結。

活動反思:

  學習8的加法是大班下學期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數(shù)學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教學中容易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從而影響到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而《綱要》中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夠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痹谶@一精神的指導下,我構思了本節(jié)數(shù)學活動,是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實物產生聯(lián)系,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加強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擴大認知面,而且對開拓孩子思維,培養(yǎng)思維的準確性及激發(fā)學數(shù)學的興趣也極為有益。

  一、游戲導入:“猜水果”

  今天,動物王國要舉行動物運動會,想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參加。你們愿意嗎?幼兒們都很喜歡,哇!原來小動物們還給我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瞧!這里有兩籃水果,一籃蘋果,一籃梨,這兩籃水果的數(shù)量合起來是8。一籃蘋果,一籃梨,蘋果有1梨有幾?這里我采用集體回答或個別回答的方式,隨機追問:你們是怎么猜到的?引導幼兒復習8的分合,幼兒已經有了8的組成以及7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所以,基本上全部都能回答出來。

  二、核心過程:學習8的加法。

  本節(jié)課并不難,但一定要操作與圖示結合起來,給幼兒以直觀的認識,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讓新知在有趣的活動中內化,讓幼兒體驗、感悟知識的來源,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到數(shù)學的樂趣,并掌握領會學習的方法。走著走著,它來到了一片草地,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原來小豬正要去參加動物運動會,走著走著,它來到了一片草地,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依次出示圖片),原來有幾個,又來了幾個,現(xiàn)在一共有幾個?這里要求幼兒觀察圖片,說出相應的算式,并且說一說算式中各個數(shù)字的含義。

  三、操作活動:小豬投籃

  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小豬來到了籃球館參加投籃比賽,看看它的籃球上有什么呀?籃筐里有什么?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先算出每個籃筐中算式的得數(shù),將得數(shù)是8的籃筐和小豬的籃球用線連起來)通過多種游戲引導幼兒看圖列出算式,學會用8的組成和分解計算8的加法,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好多幼兒把圖連的像蜘蛛網一樣的,再三強調的要求不能線亂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好線的走向,不然的話自己的都會搞不清楚。

  這節(jié)課下來,我也有幾個點思考:

  1、如何關提高老師上課提問的有效性,為什么問題總是要問過好幾遍之后幼兒才能回答。

  我的幾點心得:

  1、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并逐步加以解決,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問應體現(xiàn)層次性,發(fā)展性的原則,并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分層提問,逐漸加深層次,體現(xiàn)有效教學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如在“樹葉分類”的數(shù)學活動中,教師先提問:“黃樹葉和綠樹葉想回家,怎么辦?請你們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痹谟變喊搭伾诸惖幕A上再提出問題:“黃樹葉家中,它們想按形狀住在一起,你能幫他分一分嗎?“幼兒根據問題按樹葉形狀完成了分類后。教師又提問:“你們能按樹葉的大小再把樹葉分一分嗎?”于是幼兒又進行了第三次分類。通過教師層層設疑提問,使幼兒的每次的活動都有不同層次的目標,引發(fā)幼兒不斷地嘗試探索,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又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體現(xiàn)了學習的主動性。2、從活動入手,發(fā)展孩子的注意力。

  2、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知識水平的提問讓幼兒回憶所學知識,在已有經驗水平上探索發(fā)現(xiàn),如在數(shù)學活動“認識時鐘”中,教師出示沒有針的鐘面,問問幼兒:“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鐘面上少了什么?”讓幼兒回憶生活中見到的鐘的主要特征,促使幼兒回憶、思維,讓孩子把生活中的已有經驗挖掘出來,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在此基礎上,孩子能探索發(fā)現(xiàn),提升經驗,進一步了解三根針的意義。

7、大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排序(一)》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遞增遞減排序規(guī)律,會接著往下排,并說出理由。

  2、發(fā)現(xiàn)生活中序列的規(guī)律美。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學過其它排序規(guī)律(如:ABAB、ABBABB)

  2、物質準備:

  (1)教師材料:運動場圖;序列圖一(遞增)、序列圖二(遞減);規(guī)律圖譜

  (2)幼兒分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蘿、桃子、橘子、等各種水果圖片;制作獎品用的材料、規(guī)律提示卡

活動過程:

  一、觀看運動場的布置,感受規(guī)律美,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引導語:果園里舉行水果娃娃運動會了,我們去看看運動場的布置吧!

  1、觀察紅綠旗、大小氣球的排列順序,幼兒找出規(guī)律。

  2、師小結:這種按物體的不同的特征有規(guī)律的排列,真美!

  二、幼兒操作,初步學習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導語:運動會快開始了,水果娃娃準備入場了,你們瞧

  (一)探索遞增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ABBABBB

  2、請幼兒根據圖一的順序,接著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遞增。

  (二)探索遞減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二,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BBBBABBBBABBB

  2、請幼兒根據圖二的順序,用新材料讓幼兒按遞減規(guī)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減少的叫遞減。

  三、發(fā)現(xiàn)運動場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規(guī)律美,引導語:小朋友,運動員要經過三條小路,才能到達比賽地點,我們去看看。

  1、出示三條路的圖片,幼兒觀察判斷。

  問題:哪一條路是遞增規(guī)律排列的,哪一條是按遞減規(guī)律排列的?

  2、另一條特別的路(有遞增又有遞減,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師小結:按規(guī)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認真觀察、比較,在我們生活中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各種各樣的規(guī)律美,讓我們以后慢慢去尋找吧。

  四、分組操作活動,繼續(xù)學習按照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導語:馬上要給運動遠頒獎了,可是粗心的果園老板還沒準備好呢?小朋友一起來制作獎品吧!

  (一)介紹分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組:用兩種顏色的紙條做彩鏈。

  2組:用兩種長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鏈3組:兩種形狀的木珠制作項鏈操作要求:請小朋友選擇一種材料,可以按照這種逐一逐一增加的遞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減少的遞減方法,也可以同時有遞增又有遞減的方法,制作美麗的獎品,好嗎?

  (二)幼兒自選一組材料,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按照遞增遞減規(guī)律來排列的。

  結束語:讓我們把作品拿到區(qū)域里,在分區(qū)時,再和同伴一起來分享欣賞,好嗎?

  五、延伸活動

  區(qū)域活動:將分組活動的材料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讓幼兒繼續(xù)練習按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規(guī)律的排序現(xiàn)象。

教學反思:

  整節(jié)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層層遞進,由易到難,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數(shù)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為主旨,結合幼兒的生活實踐,將抽象的按規(guī)律排序具體化、生活化,從而幫助幼兒輕松的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在活動中還設置一些分難易層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每個幼兒體驗到成功,孩子們在活動中參與的非常棒!

8、大班語言教案《貪吃的小貓(下)》含反思

活動背景:

  分享閱讀作為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圖書,能引起幼兒較大的閱讀、編故事的興趣,當分享閱讀的幼兒將自己所編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如繪畫、粘貼等制作成自己的圖書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設計思路:

  瑞吉歐提出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皮亞杰有"知識的產生有賴于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這觀點自制圖書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理念,強調幼兒主動參與,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圖書。在孩子已經有了創(chuàng)編故事的基礎上,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愿望,把它變成圖書。《綱要》中也指出應:"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開展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和初步運用自制圖書的基本要素,能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合作。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續(xù)編的故事。

  3、能進行自我評價,并能較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學具:自制圖書自評表、圖書內容表、水彩筆、繪畫紙

  2、教具:自制圖書評價表

  (二)前期經驗:根據讀本已創(chuàng)編故事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切入主題

  1、教師用一本書直接切入:"今天我們要制作圖書。"

  2、教師:"一本好的圖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

  3、觀察自評表,討論圖書要素的條件

  (二)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自評表,請幼兒說出想要制作一本好的圖書,這些圖書的要素應該達到什么條件?

  (三)分組商量,將故事融入圖書,填寫圖書內容表。

  1、組織幼兒按編故事的小組分組,討論上一次根據《貪吃的小貓》所編的故事該怎樣編成小書,將故事內容融入圖書,成為圖書的一部分,填寫圖書內容表,商量圖書每一頁的內容是什么?

  2、小組共同協(xié)商分工合作。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分工,將封面、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具體分工,防止出現(xiàn)搶著繪制封面、第一頁的情況,并將商量結果顯示在圖書內容表上,分工后接下來的頁數(shù)按照繪制的速度來分配。

  (四)分工合作,繪制小書,并進行自評。

  每一組按照自己的分工開始繪制圖書,教師將自評表發(fā)下,讓幼兒在繪制的過程中進行對照,并在結束后進行自評。

  (五)共同分享,閱讀自制圖書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合作繪制的圖書,分享孩子的閱讀樂趣。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組的故事。教師出示自制圖書互評表,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活動延伸:

  1、活動后,教師和幼兒將圖書裝訂好,并將文字進行補充。

  2、在圖書后面附一張紅花表格,放在閱讀角,幼兒閱讀后,喜歡就畫上一朵紅花。

活動反思:

  通過觀察貓的神態(tài)、動作、傾聽貓的叫聲、把貓的性格及小貓的可愛形象描述得栩栩如聲,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

  我在上課文第一自然段時,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把貓的性格寫具體的?這些矛盾的詞語作者為什么能把它們用在一起?兩者之間用什么詞把它們連接起來?讓學生找出來,體會老舍爺爺用詞的準確性。然后通過朗讀、加深理解。接著讓學生用上“說它……可是……”的句式說一段話,有同學說:“小狗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溫順吧!它的確有時侯很溫順,它會在你寫作時走過來讓你摸一下、抱一下,可是它又是那么盡職,每天晚上總是忠誠地守在大門口防止壞人來侵擾?!庇秩缭趯W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同時讓學生說說你是從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同學們通過朗讀揣摩,從老舍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文字中體會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有同學說:“貓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貓腳印是比較臟的,而在作者眼中腳印是小梅花,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边€有同學說:“我從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作者對貓的叫聲不是厭煩而是喜歡?!边€有同學說:“我從蹭你的腿要求給抓癢這句話中體會貓與作者之間有著感情?!笨傊?,學生們從語言文字中體會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通過這一篇課文的教學,我體會到語文教學要抓住課文中語言文字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揣摩,既能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能培養(yǎng)學生說話、寫作的能力。

9、大班主題教案《小熊過生日(二)》含反思

  目標:

  1、嘗試對形狀、容量、數(shù)量進行四等分,了解同一物品等分的不同方法。

  2、能夠大膽的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同伴。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環(huán)境:小熊家的場景的布置(延續(xù)第一個活動的場景)

  材料:食物(糖果、魚柳絲、飲料、熟肉片);正方形與圓形紙片、剪刀、塑料等

  過程:

  一、問題導入

  教師:小熊要過生日了,它邀請了小狗、小豬、奶牛、小老鼠四個小動物來做客。提問:每種食物要分成幾份?怎么分?

  二、分分紙片——積累等分的經驗。

  1、幼兒操作(嘗試對圓形和正方形的紙片進行四等分)

  觀察重點:怎么分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

  2、分享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幼兒演示)

  重點:面的四等分

  三、分分食物——分享等分的方法

  1、對食物進行四等分

  觀察重點:顆粒、條狀、液體食物的四等分。

  2、分享:你剛才分了什么?你是怎么分的?

  延伸活動:

  (出示生日蛋糕)隱含有厚度食物四等分的方法

  設計思路:

  孩子們與動物有著天然之緣,對動物的世界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動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密伙伴。主題“動物大世界”的開展,給了孩子進一步探索動物世界的平臺。

  從內容的選擇上看:

  “小熊過生日”是主題中的一個系列活動。先前幼兒幫助小熊做了邀請卡,準備邀請四個好朋友來為小熊過生日,在情感上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幼兒已經完全沉浸在幫助動物的樂趣當中。而此次活動正是延續(xù)了幼兒的這股熱情,通過再次幫助小熊準備食物來讓他們的情感達到高潮!并通過情景性的活動,自然地將數(shù)活動“等分”的內容回歸其中。

  從活動的目標上看:

  等分是活動的重點所在。幼兒許多數(shù)方面的認知經驗大多是在生活中,在實際的操作中獲得積累的,所以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去獲得等分的經驗。幼兒在理解“四等分”時,是通過紙片的操作和同伴間的互相交流獲得的。然后在具有了一定經驗的基礎上再對食物進行四等分,充分感受四等分的不同方法。由平面材料向食物過度的過程,也是幼兒探索運用的過程。

  從活動材料上看:

  活動中材料的提供是多元的,有液體的、顆粒的、面的、條狀的等,在一次活動中投放多層次的材料,是我的一次大膽嘗試。而對同一物體進行四等分可能又有多種不同的方法,有的可能是先數(shù)一數(shù)總數(shù)再分一分、也有的可能是通過目測進行等分,形式多變,而且分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既考驗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在操作中滿足了幼兒的大膽嘗試。

  從活動的過程上看:

  從平面的操作材料四等分到食物的四等分,是幼兒積累經驗的過程。在如此溫馨的家中,為小熊過生日而忙,比較自然的把和數(shù)有關的活動溶入了幼兒喜歡的情境中。

  教育署陶老師點評:

  今天是直接感受,我們一直處于自然、輕松的狀態(tài),聽課的老師以及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在互動,這就是二期課改帶給我們的沖擊:如何在過程中(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得以發(fā)展。下面,我從三方面來談體會:

  一、從新教師帶給我們的四個理念上來看

  1、回歸生活

  兩個活動的內容從主題而來,對幼兒生活經驗的再現(xiàn)、對幼兒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較大的作用。因為數(shù)活動本身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與生活有機的結合?并運用于生活中去?”今天的活動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教材與幼兒生活經驗的整合,充分挖掘并促進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關注過程

  今天“小熊過生日”(二)的活動中,同樣的“圓”四等分,分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老師在幼兒的操作中關注的是孩子思維的過程,是怎樣把圓進行四等分的?有的是折好再剪;有的是當場剪……雖然剪出的結果是完全相同的。

  3、加強整合

  兩個源于主題的集體教學活動,在演繹的過程中整合了許多的元素:幼兒的合作能力、幼兒的探究能力……如:合作把信的內容表達出來、合作把食物分完,甚至是寫信的過程,孩子也有許多思維的碰撞,沖突中,大家的能力都有了提高。

  4、注重選擇

  選擇需要基于對幼兒的了解。因此,教師的預設能力很重要。過程好基于預設基礎。今天的活動,兩位教師都在此方面有很深的思考:同一年齡段有的共性的東西?可以有哪些事先預設的回應策略?

  二、從教師的三個能力培養(yǎng)上來看

  兩位教師在今天的活動中體現(xiàn)出選擇與創(chuàng)造、預設與生成、反思與調整這樣三個能力,深刻反映出教師的智慧。

  三、思考與建議

  1、小熊過生日(一):對寫信的要求交代非常清楚,但是解讀信件的過程還有一點問題,如:信件中內容次序的排列其實是寫信的關鍵等。教師可以抓住幾個關鍵的點,把解讀信的過程進一步讀透。

  2、小熊過生日(二):整個活動既有合作操作的內容,又有個別化操作的過程。既然有了合作環(huán)境,教師可以暗示幼兒以合作的方式將個體等分好的食物擺放好。

  活動反思:

  活動與生活密切相連,很投幼兒的胃口,上起來較輕松。此次活動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主動的學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活動當中,幼兒能夠通過動手操作,個體演示,學會對物體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對同一物體進行不同分法等分時幼兒做得不夠全面,但幼兒能夠去嘗試已是很不容易了。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發(fā)揮孩子的主體作用,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把枯燥的數(shù)學活動變動生動形象。用實物來進行教育活動,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10、中班安全活動教案:保護自己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活動準備: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請個別幼兒講講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做的對嗎?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快思教案網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戲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活動延伸: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反思: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1、中班數(shù)學優(yōu)秀教《比高矮(量的比較)》含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對物體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于比較的方法卻不甚了解,常常憑直觀的感覺。本活動設計從故事導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從圖片的高矮比較到同伴之間高矮的相互比較,使幼兒進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實際意義,并學會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方法(在同一個起點上)。

  2.能夠按照高矮特征給三個物體進行正反排序。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方法(在同一個起點上)。

  活動難點:

  能夠按照高矮特征給三個物體進行正反排序。

  活動準備:

  1.教師熟悉故事《長頸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長頸鹿圖片三張,山羊圖片一張。

  3.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小紅旗若干。

  活動過程:

  1.講述《長頸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長頸鹿圖片。教師一手拿著山羊圖片一手拿著長頸鹿的圖片說:"老師今天給大家請來了兩位動物朋友,我們和它們打個招呼吧!"幼兒分別與山羊和長頸鹿打招呼。教師邊表演邊說:"可是,山羊和長頸鹿怎么都不說話呢?它們兩個怎么了?鬧矛盾了?為什么呢?"

  (2)講述《長頸鹿和山羊》的故事。

  提問:"說一說山羊和長頸鹿為什么不開心呢?他們兩個這樣做對嗎?他們應該怎么做?"

  (3)教師小結:原來山羊和長頸鹿不開心是因為高矮的問題,高有高的好處,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別人。

  2.學習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

  (1)教師:長頸鹿改掉了矮嘲笑別人的壞習慣,別的長頸鹿也愿意和它交朋友。(出示另外兩張長頸鹿的圖片)他們三個是好朋友,三個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的,我們來幫它們比一比吧!

  (2)個別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大家說說比較高矮的方法。

  (4)教師邊演示邊強調三個長頸鹿比較高矮的方法:讓三只長頸鹿腳對齊,站在同一個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個,然后再將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這。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樣我們就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幫它們排好隊了。

  (5)討論:還可以怎么來排呢?(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進行從矮到高的排序。)

  (6)教師小結:比較高矮時,我們要把物體放在同一起點上,可以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排,也可以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

  3.幼兒三人一組比較高矮,并按一定的順序排隊。

  (1)教師:你們想和長頸鹿一樣也來比一比嗎?

  (2)教師請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組合,排隊比高矮,并說一說他們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還能怎么排。

  (3)重復游戲,請幼兒換朋友,三人一組重新組合。

  4.鞏固練習,強化對高矮的認識。

  (1)打開幼兒用書,教師交待操作方法,請幼兒按要求操作。

  (2)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幼兒。

  (3)請幼兒互相交流分享,體驗成功操作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qū)角活動:引導幼兒把圖書角的圖書按照高矮的順序排列。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比較周圍物品的高矮。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結合《綱要》精神,將知識寓于生活和游戲之中,特設計了拍氣球,舉氣球,找朋友,排排隊等活動,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重視面向全體,關注每個孩子的情況,培養(yǎng)他們動手操作能力?;顒娱_始時,我選擇兩位高矮有明顯差異的孩子來怕氣球這一直觀現(xiàn)象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高矮;然后通過兩兩比較高矮得出比較的正確方法,即站在一個水平線上直立比較;最后,通過動手操作和游戲來鞏固這一內容知識。最后安排了給動物排隊來引導兒童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認為本次活動比較好的是在設計上遵循了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愿意參與活動在“玩中學”。教態(tài)較自然,能夠學習著和孩子進行交流。通過活動我認為幼兒都能正確分辨物體的高矮;能找出一組物體中最高和最矮的物體;能將物體按高矮排序;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詞語。

  但因一些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本次活動中失誤較多:首先在游戲活動《找朋友》時沒有鼓勵孩子動起來,使得有些孩子沒有找到自己的朋友,讓我有了一點思想負擔,以至于在后來不敢放開手腳,僅僅通過教師啟發(fā)式小結性的語言將概念灌輸給幼兒,充當了主導的地位,而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自己去想辦法怎么比,怎么排。反而使幼兒對于物體比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線上直立進行的概念理解不深,沒有充分體現(xiàn)孩子的主體性,教師沒能做好“引導者 ”的角色。在設計時雖然希望通過動手操作比較來印證概念,可由于準備的材料杯子顏色相近高矮相當,使得材料操作得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在活動時忽略了將孩子操作的結果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出來。

  通過上課、反思,我覺得應該調整活動思路,大膽放開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讓他們自己了解高矮的比較,而不是教師給強行灌輸。另外還需要增設材料。如:在幼兒兩兩比較高矮時為幼兒提供一些大型積木、椅子等,讓多數(shù)幼兒有機會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較,能自己尋找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同時將高矮的相對性引出,使層次與層次之間過渡自然。操作材料準備應有比較明顯的差異,而不是同一顏色等情況,讓幼兒有所比較和區(qū)別,保證活動有序進行。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多看,多問,多學習,甩開大步向前邁進,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兒教育工作者。

12、語言活動《騎白馬的蒼耳》大班教案(續(xù)編故事)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的方式,知道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與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2.能大膽的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各種長刺的、長有羽毛的、長鉤的、長翅膀的、色彩鮮艷的種子植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導入。

  (1)教師出示蒼耳子圖,讓幼兒觀察其外型特征。

  (2)蒼耳子是顆很特別的植物,有個故事就是講它的特別之處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2.閱讀幼兒用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8頁《騎“白馬”的蒼耳》故事。

  (2)師:請你們告訴我蒼耳子的特別故事。

  (3)幼兒把自己多故事的理解說給老師聽。

  (4)教師講故事。

  (5)故事里的白馬是誰?

  (6)蒼耳子為什么要騎上白馬到處走?

  小結:原來蒼耳的種子上有掛鉤,可以粘掛到人的衣物或動物的皮毛上被帶到各地。只要條件適宜,它就會發(fā)芽長成一個新的植株。

  3.引導幼兒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

  小蒼耳會到哪里安家呢?他還會遇到什么人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你猜想一下,然后把你的猜想畫下來吧。

  5.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創(chuàng)編的故事。

  活動拓展:

  了解種子的四種傳播途徑,知道各種傳播途徑的種子有哪些?

  教學反思:

  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針對課文結構特點,在重點引導學生學習完蒼耳的傳播方式之后,通過小組學習,體會歸納蒲公英、鳳仙花、櫻桃的傳播方法。我認為最大的遺憾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安排得不夠充足,沒有很好地引導孩子用一個詞簡練總結出各種植物的傳播方法。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有點多,所以處理得不夠細致。

13、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動物朋友分餅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教案反思

  一、選題背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的科學教育目標指出:4~5歲能初步感知生活中數(shù)學的有用和有趣,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狀來描述。能感知和發(fā)現(xiàn)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進行分類。通過各種有效、操作活動,讓幼兒反復感受,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從而實現(xiàn)教育活動的游戲化和生活化。在本次活動之前幼兒已經學習了解了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圖形特征,為本次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相關的認知基礎。

  本次利用圖形分類和計數(shù)兩個部分讓幼兒鞏固對圖形特征的認識,并進一步學會一一對應的計數(shù),結合游戲情境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shù)學。

  三、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鞏固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認識

  2.按圖形正確分類并進行10以內計數(shù)

  3.體驗活動樂趣,激發(fā)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四、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按要求對圖形進行正確分類

  2.活動難點:找出對應圖形,并進行正確計數(shù)

  四、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動物卡片、不同形狀的餅干實物、裝滿幾何圖形的餅干袋、PPT課件

  2.經驗準備:前一次活動中,幼兒已經能夠正確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五、教學方法

  六、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流程圖:

  (一)片頭(錄制方式:錄屏式)

  展示微課主題,主講學生姓名、單位等信息。

  (二)問題導入(錄制方式:錄屏式)

  以“小動物們來做客,老師準備了一袋小餅干,請小朋友們幫老師分餅干?!眮韺?,通過動物形象讓幼兒產生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動物朋友們來做客,他們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是小兔小豬和小熊維尼來了啊。

  2.為了歡迎小動物們的到來,老師準備了一些小餅干,小朋友們棒老師分給小動物吧。

  (三)正文講解(錄制方式:錄屏式)

  1.復習三個圖形:

  幼兒通過區(qū)分盤子中的餅干,復習已認識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這些形狀的本質特征。

  (1)你們看,老師準備了一盤餅干。

  (2)咦,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盤子里的餅干是一樣的嗎?它們都有哪些不同?(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3)對,它們分別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的餅干,那這幾個形狀有什么特點呢?(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領好。)

  2.按形狀分餅干并計數(shù):

  小動物喜歡不同形狀的餅干,小朋友們聽一聽他們的要求。根據小動物的喜好分給他們餅干,并數(shù)一數(shù)他們分別獲得了幾塊餅干。

  (1)你們知道為什么老師準備了不一樣的餅干嗎?因為啊,小動物們喜歡吃不同口味的餅干,我們一起聽聽小動物們怎么說。(小熊維尼喜歡圓形的餅干;小豬喜歡正方形的餅干;小兔子喜歡三角形的餅干。)

  (2)老師準備了一個餅干大禮包,我們一起給小動物們分餅干吃吧。一定要分給小動物們他們喜歡的餅干哦。(小兔——三角形餅干;小熊——圓形餅干;小豬——方形餅干)

  (3)小朋友們分好了餅干,我們一起看一看有沒有送錯的餅干吧。(小兔喜歡三角的餅干,我們看看分對了嗎?小熊……小豬……)

  (4)小動物們有個苦惱,他們都想分的一樣多,可是他們還不會數(shù)數(shù),小朋友們幫幫他們吧。(幼兒點數(shù):三角餅干、圓形餅干、正方形餅干各10)

  3.按顏色分餅干并計數(shù):

  分給了小動物他們喜歡的形狀,他們又有新的要求,他們還有喜歡的味道(顏色),在已經分好的同一形狀餅干內找出小動物喜歡的味道(顏色)并計數(shù)。

  (1)小朋友們分好了餅干,不過呀,動物朋友們還有話沒說,我們一起聽聽吧。(小兔說,小兔子白又白,愛吃蘿卜和青菜,我喜歡吃蘿卜味(紅色)和青菜味(綠色)的餅干。小熊說,我是胖大熊,專愛吃蜂蜜,我喜歡吃蜂蜜味(黃色)和牛奶味(白色)的餅干。小豬哼哼著說,我,我最愛吃巧克力味(巧克力色)和藍莓味兒(藍色)的餅干了,香香的,真好吃。)

  (2)小朋友們,那我們現(xiàn)在幫助小動物們去挑選出他們喜歡的餅干吧。(小兔:紅色、綠色三角形餅干;小熊:黃色、白色圓形餅干;小豬:巧克力色、藍色正方形餅干)

  (3)我們再來看一看我們分對了嗎?

  小朋友們都分對了,那我們現(xiàn)在數(shù)一數(shù),我們分別分給了動物朋友幾塊餅干好嗎?(小兔紅3綠4共7;小熊黃5白2共7;小豬巧克力6藍1共7)

  4.圖形拼貼畫

  為了感謝小朋友們分餅干,小動物們回贈了一幅圖形拼貼畫,請幼兒認一認圖畫由哪些圖形組成,并計數(shù)。

  (1)小朋友們送給了小動物們他們最喜歡的餅干,小動物們好高興啊,他們用他們喜歡的圖形拼了一幅畫送給我們的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觀察看看它們畫了什么,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都在哪里呢?(果樹、松樹、太陽、房子、汽車)

  (2)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吧!

  (三角形10、圓形9、正方形8)

  (3)好了,小朋友們,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一起和動物朋友說“再見,歡迎你們再來玩兒”

  (四)、活動總結

  本節(jié)活動是中班的數(shù)學活動《動物朋友分餅干》,目標是幼兒能夠根據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顏色特征進行分類,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活動目標已基本達成,動物朋友分餅干的情境幫助幼兒復習鞏固了三種形狀以及它們的特點,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根據形狀和顏色分類和簡單點數(shù),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對于數(shù)形結合的探索欲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活動材料,如彩色紙張、四個帶動物頭飾的盒子、各種形狀的餅干等,幼兒們非常喜歡,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由于本次活動是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幼兒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多數(shù)幼兒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孩子們容易接受,所以本次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整過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非常的投入,到活動結束時,有的幼兒還意猶未盡。

  但在師幼檢查分餅干的情況時,我發(fā)現(xiàn)給小動物的分的餅干沒有發(fā)下去的多,原來有的孩子不愿意把餅干拿出來分給小動物,想留著自己吃,把餅干藏起來了,還有的孩子拿到餅干就吃,根本沒聽見老師說什么。愛吃餅干是孩子的天性,我忽視了這一點,所以有的孩子就沒有參與分餅干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如果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孩子自己吃一點餅干,再分一部分給小動物,效果會更好一些。

14、幼兒園大班社會《中華民居》(中國建筑)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的生活里有著各種各樣有關房子的經驗,面對著許許多多外觀、功能不同的房子,幼兒可能會產生無限的聯(lián)想:房子是什么人建造的?是用哪些材料造出來的?還有哪些特別的房子呢?為了讓幼兒了解我國具有建筑特色的民居,以及這些民居與地理位置的關系,進而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大美河山的情感,我設計準備了這次集中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我國民居的建筑特點及其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2、欣賞我國傳統(tǒng)民居的美。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部分

  情景導入:(唱)“我們的大中華呀,好大的一個家。”嗨,小朋友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喜羊羊。我住在溫暖的木頭房子里,很舒服,你們住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呢?你知道全國各地人們居住的房屋都是什么樣子,用什么材料建成的呢?呵呵,那就請大家跟著喜羊羊一起去祖國各地去看看吧,出發(fā)嘍。

  二、了解幾種特色的建筑,知道它們和地理位置的關系

  (一)了解四合院的建筑特點

  喜羊羊:小朋友們猜猜這是哪里?對了,你們真聰明,這里是中國的首都北京。

  1、介紹四合院的建筑特點(出現(xiàn)四合院外圍圖片)

  這是北京最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四合院。小朋友們看,四合院的東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屋,合圍成一個長方形。這叫正房一般是長輩居住的地方;兩邊的房屋叫廂房,是供晚輩使用的;中間是庭院,是一家人納涼活動的地方。你們看,四合院的左右兩邊一般都是對稱的。

  2、建筑材質

  四合院一般都是用木頭、磚塊建成的。

  3、四合院地理特點

  因為北京冬天冷很少下雪,春天干旱而且風沙很多,這種方方正正很嚴實的建筑,整個院落都被房屋與墻垣包圍,墻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既可以保溫防寒,又可以躲避風沙,一家人住在一起和和美美,真幸福呀。(北京刮風,人們走進四合院的短視頻)

  小朋友們,你喜歡北京的四合院嗎?呵呵,喜羊羊也喜歡四合院的建筑風格。接下來,我們要去哪里呢?

  (二)了解蒙古包的建筑特點及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哇嗚,那么多牛羊,好大的草原呀。這里是我國的內蒙古大草原。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他們居住的房屋是什么樣子的呢?快和喜羊羊一起去看看吧。

  1、介紹蒙古包的建筑特點

  這是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民居,它的外形是圓圓的,屋頂向上鼓出一個包,因為使用的人大多是蒙古民族,所以叫——蒙古包。我們一起來看看蒙古包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2、使用材質及地理環(huán)境

  蒙古包主要是由架木、苫氈(覆蓋物)、繩帶三大部分組成,它不但保暖隔風,還方便拆卸。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一年四季都是追逐水草居無定所,蒙古包非常適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三)了解陜北窯洞的建筑特點及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哇嗚,這里好熱鬧啊。小朋友快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陜北人民,他們居住的房屋是什么樣子。

  1、窯洞的特點

  這樣的建筑叫——窯洞。窯洞的屋頂是拱形的,這樣的屋頂比平平的屋頂更加穩(wěn)固。讓我們到窯洞里去看一看吧???,窯洞里面采光很好,而且冬暖夏涼,非常舒適。

  2、窯洞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陜北是黃土高原,風沙天氣多,當?shù)氐娜藗兏鶕S土具有直立、保暖的特點,依山勢開鑿出來這種拱形建筑,不但可以背風驅寒,還可以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窯洞嗎?

  (三)了解土樓的建筑特點及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咦,這是哪里?這些建筑好奇怪呀。

  1、認識土樓(推出土樓外部結構圖)

  這里是我國福建,這種風格奇異的民宅叫土樓,也叫“生土樓”,因為居住的大多數(shù)是客家人,所以又叫做“客家土樓”。小朋友們看,土樓的外形有的是方的,還有的是圓圓的,很像天外飛碟。讓我們走進土樓,看看它里邊的樣子吧。你們看,土樓的里面好大呀,有四五層高,能住好多好多的人,可熱鬧了。而且,土樓的外墻很高,還可以起到安全防御的作用呢。

  2、建筑材質

  土樓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上覆蓋的是火燒瓦蓋,非常堅固結實。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tǒng)民居的瑰寶。

  三、鞏固復述

  喜羊羊:小朋友們,看了這么多非常有特色的建筑,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剛才我們去過的地方以及這些地方有特色的建筑吧。

  這里是——北京,它的特色建筑是——四合院。

  這里是——內蒙古大草原,它的特色建筑是——蒙古包。

  這里是——陜北黃土高原,它的特色建筑是——窯洞。

  這里是——福建省閩南地區(qū)(字幕),它的特色建筑是——土樓。

  小朋友們,你們好棒呀,快給自己鼓鼓掌吧。

  四、總結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喜羊羊和大家一起分別去中國的北京、內蒙古大草原、陜北黃土高原和福建省閩南地區(qū),了解了這些地方有特色的建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華民居。每種建筑都是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產生的。我們的國家很大很大,不同的地方,都有風格不同的民居建筑。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中華民居。今天喜羊羊的收獲很大呀,我要回青青草原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小朋友們再見。

15、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溶解》(糖和鹽溶解)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水有溶解的作用。

  2.使幼兒知道有的物體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體在水里不能溶解,以及溶解的快慢受水溫的影響。

  3.讓幼兒喜歡自己動手做實驗,感受探索科學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重點:感知、發(fā)現(xiàn)水有溶解的作用。

  活動難點:知道不是所有的物體放到水里都能溶解以及溶解的快慢受水溫的影響。

  活動準備:

  1.玻璃杯、口杯、保溫杯、勺子、攪拌棒、盤子。

  2.白糖、黑豆、冰糖、大米、食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小鴨買東西》。

  故事內容:有一天,小鴨子去幫媽媽買一袋白糖和一袋大米,回來的途中,經過一條小河,結果,一不小心,白糖和大米都掉到了水里面。于是,小鴨子急忙到河中去尋找,結果只找到了大米,卻怎么也找不到白糖。

  教師:你們知道白糖到哪里去了嗎?(幼兒討論、猜測)

  二、演示、討論。

  實驗一:白糖去哪里了?

  1.先讓幼兒觀察白糖的顏色和形狀。(白色的、顆粒狀。)

  2.嘗嘗溫水的味道,是無味的。再舀一勺白糖倒入溫水中,充分攪拌。讓幼兒觀察白糖有什么變化(白糖不見了)那白糖究竟到哪兒去了呢?(請幼兒猜測)

  3.嘗嘗杯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變甜了)

  4.教師小結:原來,白糖跑到水里面去了。我們稱這種現(xiàn)象叫做溶解。原來,小鴨子的白糖溶解到了河水里面。

  實驗二:哪個寶寶不見了?

  1.演示:教師將黑豆、冰糖、大米分別放到裝有水的玻璃杯中,充分攪拌,引導幼兒觀察,哪杯水里的寶寶不見了。

  2.教師小結:對,是冰糖寶寶不見了。原來,不是所有的物體放到水里面都能溶解,有的會(冰糖),有的不會(黑豆、大米)。

  實驗三:哪杯水里的食鹽先不見了?

  1.演示:兩個玻璃杯,一杯里面加入熱水,一杯里面加入冷水,分別加入食鹽,同時充分攪拌,引導幼兒觀察哪杯水里的食鹽先不見了。

  2.教師小結:對,是熱水里面的食鹽寶寶先不見了。原來,溶解的速度有快也有慢,這和水的溫度有關。

  三、總結應用。

  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溶解,還知道了不是所有的物體放到水里面都能溶解,并且知道了溶解的速度有快也有慢,這和水的溫度有關,水溫越高,溶解的速度越快。

  教師:小朋友們,讓我們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看看還有哪些東西放到水里面可以溶解,哪些不可以溶解,讓我們自己動起手來試一試吧!

  活動延伸:

  1.自己動手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如沙子、石子、油、洗衣粉、紅糖、果汁粉、大豆等)進行溶解實驗,并做好記錄。

  2.了解泡泡水的原理,并嘗試制作。

  課后反思:

  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出樂于參與活動,并把自己的收獲能夠和同伴分享,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孩子喜歡去動別人的實驗,小組規(guī)則意識不強等現(xiàn)象。

16、大班數(shù)學:佩琪家的新年聚會教案(數(shù)量等分)反思

  《指南》也指出:幼兒數(shù)學教育要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數(shù)學的實用和有趣,感知理解數(shù)、量以及數(shù)量關系。設置一定的情景,幼兒在此情景中通過探索、交流,積累相關經驗,并在實際生活中嘗試運用等分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在前期,孩子們對于圖形、長度的等分和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對于一定數(shù)量的等分經驗還不足,通過本此的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多次操作感知一定數(shù)量的等分,特別是如何同時等分兩個數(shù)量。

  課程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等分,嘗試將一定的數(shù)量等分。

  2.嘗試運用等分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

  3.喜歡等分物體的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嘗試將一定的數(shù)量等分。

  課程準備:

  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有等分圖形、長度的初步經驗。

  物質準備:

  (1)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

  (2)每組提供:操作板(左側為有粘性的版面,右側貼有兩次操作的記錄單表格)、朋友標記(在白色瓶蓋反面畫有笑臉標志)、各類食物(蛋卷、巧克力糖、玉米糖)、筆等。

  課程過程:

  一、情景導入:分蛋糕,初步感知等分。

  1.學習用不同方法把數(shù)量6分成兩份。

  提問:要過新年啦,佩琪的媽媽做了6塊蛋糕。要分給佩琪和喬治兩個人吃,你們覺得可以怎樣分呢?

  小結:原來6塊蛋糕分給兩個人吃,可以有這么多不同的方法。

  2.初步感知等分

  師:那佩琪媽媽是怎么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媽媽給佩琪和喬治每人分了3塊蛋糕,每人分得一樣多。

  【評析:選用小豬佩琪等孩子們感興趣的動畫形象。根據情節(jié)發(fā)展在電子白板上逐步呈現(xiàn)畫面,結合聲效,引起幼兒關注。幼兒積極說出6塊蛋糕的不同分法。特別是電子白板上的圖標更能幫助幼兒理解6的分合。最后呈現(xiàn)的佩琪和喬治各分3塊蛋糕的圖片加深了幼兒對于6的等分的印象,為后面的活動做了鋪墊。】

  二、在分蛋卷的操作中學習等分數(shù)量6。

  1.師:瞧,佩琪媽媽用烤箱還做了什么新年大餐呢?媽媽做了幾個蛋卷?(6個)

  佩奇:“媽媽,蛋卷好香啊。我要邀請我的好朋友們來我家分享?!?/p>

  媽媽:“6個蛋卷要分給好朋友吃,每個朋友要吃得一樣多。那你想想可以請幾個朋友呢?”

  【評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引導幼兒約估好朋友的數(shù)量,根據幼兒的回答利用白板軟件中的蒙層功能即時呈現(xiàn)幼兒的答案。幼兒通過目測有一個初步的等分感知?!?/p>

  2.請一名幼兒上前嘗試分蛋卷。

  師:誰愿意上來試一試?要分得一樣多哦!(小結分蛋卷情況并作記錄)

  幼兒嘗試用不同方法等分數(shù)量6。

  師:小朋友們,除了剛才的方法,你們還能想到什么方法呢?請你試一試,把操作結果記錄下來,一會兒和大家分享。

  【評析: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出示了6根蛋卷,引導幼兒先目測、估算好朋友的數(shù)量,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打開克隆模式拖動相應數(shù)量的好朋友標志到操作底版上,教師的拖動也是暗示電子白板觸控筆的使用方法。之后為增加互動性,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分法,并請他上前拖動蛋卷到好朋友標志下方,并請幼兒上前使用白板上的書寫功能寫出相應的數(shù)字。通過這樣的過程向其余幼兒演示了接下來在桌面上進行操作的方法。如何分蛋卷不是教師單一的示范演示,而是通過和幼兒的共同探討共同進行演示。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的演示幫助幼兒形成一定的思維方法,并為后面的操作進行了指導?!?/p>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重點: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思考,在反復探索中發(fā)現(xiàn)6的等分。在表格相應的方框中進行記錄。(教師點擊插入的結束鈴聲,提醒幼兒操作結束時間到。)

  【評析:在操作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會先從筐子里拿出6根蛋卷,然后在操作板上擺放好朋友標志。孩子們將6根蛋卷平均分配給了6人、或3人、或2人。在多次擺弄的過程中體驗到如何進行6的等分,正確率較高?!?/p>

  4.交流、分享。

  師:誰來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你在操作中有什么困難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過程,幫助幼兒提煉思維方法。)

  小結:原來6個蛋卷分給好朋友吃有3種分法:6個蛋卷分給2個人好朋友,每個好朋友吃3個蛋卷;6個蛋卷分給3個好朋友,每個好朋友吃2個蛋卷;6個蛋卷分給6個人好朋友,每個好朋友吃1個蛋卷。

  師:最后佩琪請來了幾個好朋友來參加新年聚會呢?好朋友們一起品嘗美味的食物、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呀!

  【評析:操作后的交流分享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能積極表述自己的等分結果。個別幼兒在等分蛋卷的過程中一開始自己經過約估、擺弄、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調整、最后成功,遇到問題的幼兒也積極分享自己解決困難的過程,為孩子們如何解決問題提供了策略。后面的好朋友們一起跳舞的動畫聲效更是增加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p>

  三、在分巧克力糖和玉米糖的操作中學習同時等分數(shù)量8和4。

  1.喬治要邀請朋友來作客,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媽媽說:“喬治,8顆巧克力和4顆玉米糖要同時分給好朋友吃,每個好朋友要吃得一樣多。那你想想可以請幾個朋友呢?”

  【評析:在白板上根據幼兒回答即時呈現(xiàn)配合聲效的數(shù)字8和4,幫助幼兒在后面的操作中拿取正確數(shù)量的巧克力糖和玉糖?!?/p>

  2.提出操作要求:8顆巧克力和4塊玉米糖,每個朋友要吃得一樣多。那你想想可以請幾個朋友呢?一會兒去試一試,并作好記錄。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指導重點:每個好朋友都要吃到巧克力和玉米糖,而且大家吃的東西數(shù)量要一樣多。(點擊插入的結束鈴聲,提醒幼兒操作結束時間到。)

  【評析:在操作過程中大部分幼兒一開始就能從筐子里拿出數(shù)量正確的巧克力糖和玉米糖,個別幼兒一開始會拿錯巧克力糖的數(shù)量。有的幼兒在等分的過程中擺好好朋友標志,然后一個一個逐步對應進行擺放,看是否等分。發(fā)現(xiàn)食物數(shù)量不夠或者多余會再次進行調整,在多次操作中發(fā)現(xiàn)分法。】

  4.交流、分享

  師:你是怎么做的?一樣多嗎?

  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你在操作中有什么困難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過程,幫助幼兒提煉思維方法)

  小結:原來8顆巧克力糖和4顆玉米糖同時分給好朋友吃有2種分法呢,可以分給2個好朋友,每個好朋友吃4顆巧克力糖和2顆玉米糖;或者分給4個好朋友,每個好朋友吃2顆巧克力糖和1顆玉米糖。

  師:好朋友們一起品嘗美味的食物、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呀!

  四、延伸活動:

  1.小豬佩琪和喬治下次還要再請朋友們來聚會,這一次,媽媽準備了一籃子食物,你們看看有什么?他們分別有多少個?

  2.佩琪媽媽說:“10個甜甜圈、8個蘋果、4罐牛奶要分給好朋友吃,每個朋友要吃得一樣多。那你想想可以請幾個朋友呢?”

  3.小朋友們,等會你們回到教室再去幫佩琪想想辦法,看看他們應該請幾個朋友呢?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是延伸環(huán)節(jié),根據幼兒回答逐步出示食物圖片以及相應的數(shù)量,并配以聲效,如何將10個甜甜圈、8個蘋果、4罐牛奶同時等分呢,激發(fā)幼兒思考的與欲望?!?/p>

  課程反思:

  一、聯(lián)系生活、選材新穎

  如何分發(fā)食物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fā),圍繞等分這樣的早期分數(shù)概念開展此活動,選材新穎。

  二、情境呈現(xiàn)、激發(fā)興趣

  充分利用佩琪家準備新年大餐的課件營造解決等分食物的問題情境,為幼兒展現(xiàn)一環(huán)環(huán)的活動過程,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注重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提供支持性環(huán)境,師幼之間是平等的、相互探討的地位。

  三、媒體支持、深入探究

  本次數(shù)學活動依據佩琪家新年聚會的情景,各個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從初步感知等分、等分6、同時進行等分8和4。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深入,將自己的操作結果呈現(xiàn)在記錄單上,幫助小豬佩琪和喬治解決實際問題。在活動中不僅發(fā)展了幼兒早期分數(shù)概念,還發(fā)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等。

  現(xiàn)在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分享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合作、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四、加強互動、尊重個體

  特別是課件的使用增加了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數(shù)學認知。在整個活動中,不僅有師幼之間的互動,也有幼兒之間的互動。大部分幼兒非常樂意將自己的操作結果表述出來,個別一開始沒有操作正確的幼兒也會在同伴、老師的提示下調整正確。

  幼兒發(fā)展水平不一樣,學習風格也有差異,教師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例如:可以讓幼兒擺出一種或者更多種分法。有的先估算出好朋友數(shù)量,然后再擺食物。有的幼兒先漫無目的地擺弄食物和瓶蓋,然后再平均分配。教師對于幼兒的等分方法都給予鼓勵的態(tài)度,如果幼兒操作有誤差也是啟發(fā)式地引導和鼓勵繼續(xù)探索。

17、大班健康教案《不許摸》(保護隱私)教案反思

  一、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兒童與社會的接觸也日益廣泛,近年來兒童性騷擾這個問題已逐漸浮出水面,女孩會遇到,男孩也可能遇到。據專家介紹,各種形式的性騷擾會使兒童受到長期乃至終身的心靈傷害?!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庇變荷眢w隱私部位的自我保護,是典型的幼兒安全、健康教育問題。如何在大班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幼兒知道身體的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如果遇到有人試圖要摸你的隱私部位怎么辦,經過認真思考,我設計了這一健康教育活動。

  二、活動目標

  1.了解身體的隱私部位分別是哪里。

  2.掌握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并知道要尊重別人的隱私。

  4.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5.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三、活動重點

  了解身體的隱私部位并知道不能亂摸。

  四、活動難點

  掌握保護隱私部位的其它方法及尊重別人的隱私。

  五、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故事動畫《不許摸》、相關圖片。

  2.男、女孩卡通人體圖,“禁止摸”標志等。

  六、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激發(fā)興趣

  1.師幼隨著音樂律動自然地玩“碰一碰”的游戲。

  老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一個“碰一碰”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玩吧。

  2.引導幼兒說一說碰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老師:剛才這個游戲,你和好朋友都碰過身體的哪些部位?(碰了小手,額頭,臉蛋等)

  (二)感知理解,實際操作

  1.說一說。

  老師引導幼兒與旁邊的伙伴自由交流,想一想、說一說身體的哪些部位不能給別人隨便看、隨便摸。

  老師:剛才那些身體部位是可以和別人做碰一碰,摸一摸的游戲的。但是小朋友們知道嗎?我們身體的有些部位是不能讓別人觸碰和隨便摸的,請你們想想看是哪些部位?

  2.看一看

  借助多媒體,展示遮蓋的身體部位。

  小結:PPT上圖片遮蓋起來的像胸部、屁股等部位,都是不能隨便露出來,讓別人看到和觸碰的,否則小朋友會很難為情,還會受到欺負。這些被小背心和短褲包住的部位(胸部,屁股,生殖器等)就是小朋友的隱私部位,需要好好保護。

  (三)親身體驗,拓展經驗

  老師:小朋友都知道了身體的隱私部位是哪些,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呢?(衣服遮蓋、大膽拒絕、尋求幫助等)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發(fā)表看法,例如夏天海邊游泳必須穿泳衣遮擋,有壞人要抱自己摸自己趕緊喊救命等。

  2.播放動畫《不許摸》,了解故事中小朋友是如何保護小熊的隱私部位的。

  3.進一步豐富保護自己和尊重別人隱私的經驗。

  老師:小朋友都知道了要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那別人的隱私部位我們要不要保護和尊重呢?可以從哪些方面做到?

  小結: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部位,平時注意穿好衣服;在上公共衛(wèi)生間時要關好門。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在別人換衣服、上廁所時,我們不能故意去看,隨便亂摸。

  4.只有自己生病和特殊情況下,自己的隱私部位可能會被醫(yī)生看到和觸碰,但必須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而且這是沒有惡意的只是為了治療。

  (四)遷移經驗,鞏固提升

  老師:最后有一首兒歌送給小朋友“我是身體的主人,隱私部位要留心。背心短褲都穿好,里面不許別人摸。男孩女孩要知道,齊來做個小衛(wèi)士?!毕M∨笥褌兌寄茏鰝€保衛(wèi)自己身體的小衛(wèi)士!

  七、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引導幼兒將保護隱私部位的經驗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并自制《自我保護小畫冊》。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中,執(zhí)教者就如何促進活動目標的有效達成,如何使教師的“導”更好地服務于幼兒的“學”等導學策略做了一些思考,可用四個關鍵詞進行概括。

  順水推舟 本次活動的目標之一是要讓幼兒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隱私部位跟身體其他器官的認知不一樣,比如說小班的“小手和小腳”中,可以讓幼兒拍拍手或跺跺腳, 中班“妙妙鼻”中,可以引導幼兒摸一摸、嗅一嗅鼻子,而隱私部位顯然是不便用這些手段來讓孩子們認識的。所以,活動中采用卡通的人體圖片,當圖片出示時, 有些幼兒就捂住眼睛,嘴里還在輕輕地說“真難為情”,這就順水推舟地引出:身體的有些部位是不能暴露在外面的,趕快把它們遮起來吧。這樣既認識了隱私部位,同時又為順利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保護隱私部位”做好鋪墊。這里,教師的“導”不留痕跡、巧妙自然,真正地順應了幼兒的學情,做到“以學定教”。

  將錯就錯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犯錯誤,誰就將錯過最有成效的學習時刻。”活動中幼兒出錯是很正常的事,關鍵在于如何利用好這些錯誤,把錯誤演繹成美麗的錯誤。如,幼兒在用小花遮蓋隱私部位的過程中,有些孩子把不該遮蓋的部位也遮起來了,活動時我故意對他們的錯誤“視而不見”,并采取“將錯就錯”的策略,對有異議的遮蓋部位,引導幼兒思辨、糾錯,實現(xiàn)自我完善。這一過程不僅加深了對身體隱私部位的認識,同時還提高了幼兒的思辨力。

  拋磚引玉 在拋出“如何保護隱私部位”的話題時,借助課件中“小羊"的做法,通過提問“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呢”,自然而然地引出幼兒更多的關于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教師的“導”收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點石成金 通過課件的播放,圖片的觀察、討論和操作,幼兒已積累了一些對隱私部位的保護經驗,如何使他們的經驗得到更好的提煉、鞏固和升華,活動最后的“知識搶答”環(huán)節(jié),對整個活動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18、科學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小班教案(認識洗滌用品)

  活動目標:

  1. 認識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知道它們的用途。

  2. 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激發(fā)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6. 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7. 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家長幫幼兒幼兒帶各種洗滌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滌劑等)。

  2. 臟手絹每人一條,裝水的盆若干。

  3. 攝錄、播放設備等。

  活動過程:

  一、 引出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

  1. 請幼兒看臟手絹,問幼兒:怎樣把它們變干凈?

  2. 幼兒每人取一條手絹,先在清水中洗,看能否洗干凈。

  3. 出示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請幼兒說出名稱,再分別自選洗滌用品來幫忙,把手絹洗干凈。

  二、 了解洗滌用品的特征和用途。

  1. 出示肥皂,讓幼兒摸摸,請幼兒說出還有什么樣的肥皂。

  教師小結:肥皂雖然有很多形狀和顏色,但它們摸上去都是硬的,是塊狀洗滌用品。

  2. 出示洗衣粉,讓幼兒看看、摸摸、聞聞、說說(提醒幼兒不要用嘴嘗),再將洗衣粉加入清水中攪拌后讓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洗衣粉是粉末狀的洗滌用品,它能溶解在水中。

  3. 讓幼兒觀察洗滌劑,然后教師也將其溶解到水中。告訴幼兒:這是液體洗滌用品。

  4. 提問:肥皂、洗衣粉、洗滌劑有什么用途?(幼兒討論后回答)

  三、 了解洗滌用品的發(fā)展過程

  1. 教師告訴幼兒:最早,人們用堿洗衣服,洗頭發(fā),但堿刺激性大,經常使用會傷害皮膚,頭發(fā)也會變得枯黃,后來人們發(fā)明了肥皂、洗發(fā)水等洗滌用品,他們能更有效地去油漬和污斑。

  2. 提問:除了肥皂、洗衣粉,還有哪些洗滌用品?它們可以用來干什么?

  教師小結: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洗滌用品越來越多,有專門清洗餐具的;有專門清潔人體的;有專門清潔服裝的。下面,我們就開個洗滌用品展銷會。

  四、 師生共同布置洗滌用品展銷會。

  1. 觀看錄像:洗滌用品廣告。幼兒先給各自帶來的洗滌用品做廣告宣傳(要求說出名稱、用途)。

  2. 討論如何布置,是按用品分類擺放,還是按形狀分類擺放。

  3、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討論:還有哪些洗滌用品?它們都用來干什么?

  小結: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洗滌用品越來越多,如清洗餐具的洗潔精,人們洗臉、洗澡用的洗面奶、沐浴液,專門洗滌羽絨服、羊毛衫的洗衣液,專門清潔廁所的潔廁凈,保持色彩鮮艷的彩漂液,去油污的威猛先生清洗劑,等等。

  4、鼓勵幼兒選擇1種洗滌用品清洗自己的臟手絹。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活動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小朋友從小要認真學本領,長大了發(fā)明更好的洗滌用品。

19、大班數(shù)學《圖形變變變》(形狀等分)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圖形變變變》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能夠樂于參加數(shù)學活動

  知識目標:學習形狀等分并且初步感受等分的意義

  能力目標:能夠自己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等分游戲

  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重難點:

  學習形狀等分的同時初步感受等分的意義

  活動準備:

  各種等分的圖形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導入)

  今天圖圖的媽媽去超市里買了很多的餅干,有各種圖形的。每一種圖形都是不同的口味。小怪和圖圖每種都想吃,他們兩和想吃完全一樣的??墒撬麄兎滞曛笞约河X得不公平,小朋友們看一看他們分的相等嗎?

  二、引導幼兒感知等分

  1.教師引導幼兒比一比

  2.請幼兒幫助他們分一分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原因)

  教師小結:

  1.我們剛把一個物品分成完全相等的部分,把它叫等分等分的小秘密,誰要分 的完全相等

  2.判斷是激動分的小秘密是分成完全相等的幾部分就是幾等分

20、教案大班數(shù)學《數(shù)云彩》(4的減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體驗減法運算的樂趣。

  2.能熟練地完成4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蘑菇小卡片、數(shù)字卡、小動物圖片、食物算式卡

  活動過程:

  1.采蘑菇

  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歌曲,請小朋友玩采蘑菇游戲,每個籃子只裝4只蘑菇。

  2.給小動物分蘑菇。

  (1)師:有一只小兔子過來了,請你把一只蘑菇給小兔子,你還有幾只蘑菇呢?

  (2)列出算式4-1=3,請幼兒說出4、1、3的含義。

  (3)繼續(xù)給小兔子分蘑菇,并用算式4-2=2、4-3=1表示,讓幼兒理解減法的含義。

  3. 游戲“給動物喂食”,復習4以內的減法運算。

  玩法:根據動物要吃的食物,給動物喂食,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題,只要把算式題算出來,就可以需喂給小動物了。

  活動延伸

  1.數(shù)學區(qū)提供看圖列減法算式活動。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講述圖畫的含義,并把算式填寫完整。

  2.閱讀幼兒園書p21“數(shù)云彩”任務。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幼兒的興趣被引發(fā)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盁狒[”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21、大班《數(shù)云彩》(4的減法)數(shù)學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體驗減法運算的樂趣。

  2.能熟練地完成4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3.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4.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蘑菇小卡片、數(shù)字卡、小動物圖片、食物算式卡

  活動過程:

  1.采蘑菇

  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歌曲,請小朋友玩采蘑菇游戲,每個籃子只裝4只蘑菇。

  2.給小動物分蘑菇。

  (1)師:有一只小兔子過來了,請你把一只蘑菇給小兔子,你還有幾只蘑菇呢?

  (2)列出算式4-1=3,請幼兒說出4、1、3的含義。

  (3)繼續(xù)給小兔子分蘑菇,并用算式4-2=2、4-3=1表示,讓幼兒理解減法的含義。

  3. 游戲“給動物喂食”,復習4以內的減法運算。

  玩法:根據動物要吃的食物,給動物喂食,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題,只要把算式題算出來,就可以需喂給小動物了。

  活動延伸

  1.數(shù)學區(qū)提供看圖列減法算式活動。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講述圖畫的含義,并把算式填寫完整。

  2.閱讀幼兒園書p21“數(shù)云彩”任務。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幼兒的興趣被引發(fā)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盁狒[”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22、大班音樂活動優(yōu)質課教案設計:夢幻溪(共2課時)反思

  觀摩課大班音樂活動:夢幻溪(第一課時)

  一、設計意圖:

  這首瑞典樂曲《夢幻溪》為小調樂曲,曲式為AB曲式,音樂旋律優(yōu)美動聽,故事的牽引,讓孩子們走進圓圓和溜溜兩位主人公的夢幻世界,并在優(yōu)美的旋律當中一起翩翩起舞,用美妙的聲音、用柔美的肢體跟著音樂一起來繪畫,裝飾著美好的嘉年華會。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游戲、道具律動,感應樂句的優(yōu)美,并充分體驗與同伴共舞的快樂。

  2、感應AB曲式。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三、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音樂《夢幻溪》

  2、飄帶人手一件,紅黃藍綠四組紗巾若干。

  四、活動重難點:

  1、重點:用肢體、飄帶表現(xiàn)出四大樂句的優(yōu)美旋律。

  2、難點:初步用手和飄帶劃出A段音名的高低旋律

  五、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夢幻溪的美好嘉年華會;

  1、看圖講述,師生共同體驗嘉年華的快樂時光。

  故事: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會將在夢幻溪舉行,雨滴婆婆帶著水滴精靈們朝著夢幻溪出發(fā)了,頑皮的圓圓和和溜溜兩個人跑到了香蕉樹林里玩起了溜滑梯,當圓圓和溜溜玩的正高興時,突然想起了水滴婆婆的叮囑,便急急忙忙的往夢幻溪的方向前進,可是,夢幻溪到底在哪里呢?圓圓和溜溜只好乘著小青蛙的荷葉船,繼續(xù)往前走,經過了一片美麗的森林,突然這時候前面?zhèn)鱽韮?yōu)美的音樂:l. l si l s f m r d t. l. si. l. t. d t. L. …………小朋友,你們猜,圓圓和溜溜找到夢幻溪了嗎?

  (二)手之舞:感應優(yōu)美的樂句

  1、老師輕哼音樂旋律,幼兒靜靜聆聽,老師引導幼兒用手畫出代表樂句的漣漪(樂句配上語詞:小圓點慢慢變大了…………)

  2、A段:教師哼唱唱名旋律并用手臂飄點出旋律之高低,幼兒模仿。

  B段:在空中用手輕柔的畫出4個樂句。

  師:你會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用著你的小手、腳、肩膀、身體,畫出好看的水紋線嗎?試一試吧!

  (三)道具游戲:飄帶之舞

  1、A段:聆聽老師哼唱旋律,并用飄帶上下飄蕩劃出旋律之高低。

  B段:在四周的空間畫出樂句的線條,或畫出水面的漣漪狀。

  2、雙人接龍游戲。

  (四)律動感應AB曲式

  1、全體圍圈,師板書唱名旋律,并嘗試引導幼兒模唱A段的唱名旋律。

  2、小組游戲:音樂劃船(四人一組,各手持紅黃藍綠紗巾一件作漿)

  A段:四人一組手持紗巾船漿做劃船向前狀,

  B段:四人依樂句接龍畫出四個漣漪。

  (五)、音樂會大餐(紗巾水果派)

  1、請小朋友一起把紗巾疊好,放回原處?;顒咏Y束。

  五、延伸活動:

  指導幼兒完成游戲用書

  大班音樂活動:夢幻溪(第二課時)

  一、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游戲、律動,充分感應優(yōu)美的樂句,體驗表演帶來的樂趣。

  2、能用樂器來表現(xiàn)小調樂曲。

  二、活動準備

  1、音樂《夢幻溪》、掛圖

  2、紙盒(內裝綠豆若干)四個、樂器:銅碰鐘10對

  3、畫紙、顏料若干份、幼兒音樂用書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圓圓和溜溜與其他的精靈們在夢幻溪的音樂會開心地唱歌、跳舞,玩得非??鞓?,這時候,雨滴婆婆拿出來一個非常神奇的禮物,它能跟著小雨滴們一起來歌唱,你們聽!

  (二)律動:會唱歌的禮物

  1、出示自制的響雨器,教師示范操作,讓幼兒說說:這像什么的聲音?

  2、四人一組,共持響雨器,隨樂句傾斜,以感應潺潺樂句。

  3、感應二個小節(jié)的樂句:二個六拍

  (三)音樂與舞蹈

  1、幼兒分兩組進行表演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為這首好聽的音樂伴奏、表演吧!

  A段:銅碰鐘/樂器伴奏

  B段:彩帶/青蛙劃船

  2、兩人一組,拿一條彩帶劃船。

  A段:左右搖晃

  B段:一前一后隨樂句劃船。

  (四)美勞:彩色的夢幻溪

  師:小精靈們在音樂會上玩得非常開心,不知不覺,太陽公公已經開始下山,咦!陽光照在水面上,夢幻溪變成了彩色的,原來小精靈們換上了七彩的服裝!

  1、老師示范水滴畫

  2、幼兒坐下,配合音樂。

  A段:輕晃紙張/和別人交換。

  B段:滴上不同的顏色,并于完成后與其他人相互欣賞。

  (五)音樂游戲書

  1、A段旋律:讓幼兒觀察樹葉的大小,并依樹葉的高低,指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樂句:老師示范邊唱旋律邊畫出水中漣漪,并提示幼兒音樂四個樂句,需要給青蛙畫上船漿和水中漣漪。

  四、在完成的作業(yè)上注上老師愛的叮嚀。

  活動反思: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tài)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5、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和協(xié)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23、科學活動:落下來啦(小班優(yōu)秀教案)反思

  科學活動:落下來啦(小班)

  活動要求:

  1、對物體落下來的現(xiàn)象感興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學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初步嘗試記錄。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羽毛、降落傘、紙條、包裝帶、沙包、飛鏢、貼有相應物體的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1、小故事引發(fā)幼兒猜測:物體是否會落下來?以激發(fā)興趣。

  2、觀察材料,擺弄物體進行感性探索體驗:它們是不是都落下來了?

  3、第二次探索,比較落體的不同方式。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所玩的物體,觀察落下來的樣子,引導幼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現(xiàn)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學習記錄:觀察記錄表上貼的物體,引導幼兒選擇相應物體嘗試后把該物體下落的樣子畫下來。

  5、延伸活動:玩落體游戲,如“托氣球、吹羽毛”等,啟發(fā)幼兒觀察更多落體現(xiàn)象,并想辦法使其落不下來。

  本園教師觀察反思:

  適宜性行為

  1、本活動目標定位較好,能根據本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重在培養(yǎng)幼兒對常見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師能夠較好地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充分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引導幼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符合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需要。

  3、教師在活動中能注重讓孩子在玩中探究,豐富體驗,特別是能大膽地嘗試讓幼兒將自己的感受與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給幼兒較充分的發(fā)展機會。

  4、努力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探究氛圍,促使幼兒能自主地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經驗,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不適宜性行為

  1、問題:在師生互動中,教師的觀察不夠細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結果的傾向。

  原因: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仍然受傳統(tǒng)的目標意識影響。

  對策: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觀察水平,對幼兒臨時出現(xiàn)的一些狀況作出及時和適宜的回應,要更加尊重過程,從幼兒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實。

  2、問題:幼兒積累的體驗還不夠多、不夠深入。

  原因:小班幼兒還不善于主動與同伴交換、合作地玩,因此表現(xiàn)出部分幼兒接觸的材料不夠多。

  對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換材料、合作探索。

24、大班語言教案《搖籃(詩歌)》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本首兒童詩句式整齊,音律和諧,語言清新優(yōu)美,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大班幼兒在具有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初步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想象、遷移能力。他們喜歡仿編活動,而兒歌《搖籃》正是一篇適合大班幼兒欣賞的作品?!毒V要》語言實施細則中提出,幼兒能夠喜歡文學作品,較好的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初步感知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特點,并培養(yǎng)對藝術語言的敏感性。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柔美、優(yōu)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xiàn)詩歌美好的意境。

  3.體驗參與仿編的成就感。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重點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柔美、優(yōu)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xiàn)詩歌美好的意境。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朗誦詩歌的方法 物質準備:音樂、PPT、圖片(星星、小魚、花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觀看圖片,引出“搖籃”

  小結:這是搖籃,人們用它來哄小寶寶睡覺。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引導幼兒雙手圈起,做搖籃的樣子,并且假裝哄小寶寶睡覺。“你也來當一回媽媽,哄你的小寶寶睡覺吧?!?/p>

  提問:“剛才媽媽的手變成了什么?搖著誰?”引出句式:“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p>

  (二)理解兒歌結構,欣賞是個詩歌前半段。

  1、教師依次出示星星、小魚、花朵圖片,提問:“星星、小魚和小花也想有自己的搖籃,請你來幫它們找找自己的搖籃吧?!?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

  幼兒自由發(fā)揮,并引導幼兒說說:“xx是搖籃,搖著xxx?!?/p>

  2、教師出示天空,大海,花園的圖片,教師朗誦請幼兒欣賞。

  3、“其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首兒童詩”,請幼兒說說在朗誦兒童詩與你講其他的東西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應該怎樣去去朗讀?請全體幼兒看著圖片朗誦。

  (三)引導幼兒學習完整兒童詩,理解兒童詩感情

  1、教師提出需要幫助的想法,請幼兒想辦法哄寶寶睡覺。(鼓勵幼兒想辦法:唱歌、講故事、玩玩具等)

  2、師幼共同輕唱搖籃曲,寶寶漸漸睡著了。

  教師:“她睡著了么?她是怎么睡著的?對,我們給她輕輕唱了一首搖籃曲,她就睡著了?!苯處熞鼍涫剑骸皨寢尩氖质菗u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出示句型)

  3、教師:“星寶寶、魚寶寶和花寶寶也睡不著,你能想到什么辦法讓它們睡著呢?”

  教師出示PPT,請幼兒看著課件進行創(chuàng)編(發(fā)現(xiàn)圖中的變化,云朵、浪花、微風的出現(xiàn)。)

  4.完整感受兒歌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完整感受兒歌內容。

  三、結束部分

  嘗試創(chuàng)編:

  1、教師:“我這里還有一些圖片,請你們按照兒歌中的句式繼續(xù)編一編?!?/p>

  2、幼兒拿著創(chuàng)編圖片單獨創(chuàng)編,教師請創(chuàng)編的好的幼兒為大家展示。

  活動反思:

  《搖籃》是一首經典的、優(yōu)秀的兒童詩歌,它以幼兒的眼睛來描述“搖籃”,簡潔明了的語言將“搖籃”與“寶寶”的關系表達出來,既能讓人感受到詩歌的韻律美,又極富畫面感,讓人浮想聯(lián)翩,整首詩歌洋溢著濃濃的愛意,是一篇有較高文學價值的幼兒作品。

25、幼兒園小班語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甜甜的棒棒糖)反思

  教學目標:

  1.愿意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東西,分享快樂。

  2.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3.大膽想象,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體驗與朋友分享帶來的快樂。

  2.幼兒能簡單的表演故事中的對話。

  教學準備:

  圖片,PPT展示圖。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活動。

  1.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嗎?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2.這根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想不想聽?在聽這個故事之前,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欣賞故事。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fā)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圖片。

  提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碰到小魚后,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魚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

  (3)小魚游走了,誰又來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么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

  (4)小螃蟹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說的?

  教師: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里怎么樣了?為什么?(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嘗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小熊自己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就變成什么味道啦?)(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河水變甜了,小魚、小烏龜、小螃蟹都游來啦,它們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小熊高興,棒棒糖也很開心。)

  三、結束部分:總結活動。

  小朋友們,本節(jié)活動我們就上到這里了,故事中小熊沒有和朋友們分享棒棒糖,朋友們都離開了,所以小朋友們,我們要懂得分享,分享就是和好朋友有好吃的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好看的一起看。小朋友們,和朋友們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哦。

  附故事: 《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魚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魚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 沒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 沒干嘛!"小烏龜游走了。水里的朋友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朋友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于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來。它最后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小熊難過極了!

  他想"怎么能讓河里的朋友都嘗到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把棒棒糖放進水里,不停地攪拌,棒棒糖溶化了,小河里的水變成甜甜的啦,朋友們到哪里都能喝到甜津津的河水啦!

  小烏龜游來了,小螃蟹游來了,小魚游來了,他們一起對小熊說:"小熊小熊,謝謝你的甜津津的河水。"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嘿嘿,不用謝,不用謝,好東西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喜歡的棒棒糖著手,引導幼兒走入《甜津津的河水》這個故事中。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從而引發(fā)問題“怎樣能讓河里的嘗嘗棒棒糖的甜味?”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欲望,知道與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幫助幼兒了解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并通過音樂、肢體動作等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不足之處:

  由于經驗的缺失,鍛煉的機會還不夠多,既要克服緊張的情緒按照自己的教案流程進行活動,又要照顧到孩子們的臨場反應,還要照顧到孩子們的紀律,使我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夠用。

26、大班數(shù)學《小茶具》教案(5的減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體驗“用掉”“還剩下”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幼兒每人一套數(shù)字列式操作卡、貼有數(shù)字1~4的郵箱各一個,有一道5以內加法算式題的“信”若干。

  活動過程:

  1.做游戲“碰球”,復習5的組成。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guī)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shù)量和老師的球的數(shù)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2.出示PPT,學習5的減法。

  (1)桌子上有幾個杯子?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用了幾個?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個?

  (2)教師(出示減號“—”):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減號”的含義。)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1=4(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4)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3.與生活相結合。

  (1)小豬家一共有5個杯子,家里來了3位客人,小豬給客人倒茶,現(xiàn)在還剩下幾個空杯子?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2)小猴子看到小豬家有5根香蕉,就高興的吃起來,小豬看看香蕉,只有2根了,小猴子吃了幾根香蕉?

  活動延伸

  數(shù)學區(qū)投放數(shù)字卡片和符號,擺出5的減法算式。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27、幼兒園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教案(家園共育)

  通過以下這節(jié)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和節(jié)日日期以及習俗,在家園共育的活動中懂得 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如果您是剛踏入幼師行業(yè)的教師,如果你正需要充電學習,希望小編整理的清明節(jié)專題活動可以幫助您!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知道清明節(jié)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jié)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清明節(jié)的由來。

  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jié)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jié)”。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shù),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二、(1)教師講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許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為了后人永遠記住、永遠懷念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門廣場樹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2)現(xiàn)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wèi)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xiàn)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三、與幼兒交談:清明節(jié)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共育活動:

  1、家長和孩子一起背誦古詩《清明》。

  2、請家長再為幼兒講述清明節(jié)的來歷。

  3、家長帶領幼兒踏青,并為去世的親人掃墓。

28、數(shù)學活動《小茶具》大班教案(5的減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體驗“用掉”“還剩下”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PPT、幼兒每人一套數(shù)字列式操作卡、貼有數(shù)字1~4的郵箱各一個,有一道5以內加法算式題的“信”若干。

  活動過程:

  1.做游戲“碰球”,復習5的組成。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guī)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shù)量和老師的球的數(shù)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2.出示PPT,學習5的減法。

  (1)桌子上有幾個杯子?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用了幾個?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個?

  (2)教師(出示減號“—”):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減號”的含義。)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1=4(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4)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3.與生活相結合。

  (1)小豬家一共有5個杯子,家里來了3位客人,小豬給客人倒茶,現(xiàn)在還剩下幾個空杯子?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2)小猴子看到小豬家有5根香蕉,就高興的吃起來,小豬看看香蕉,只有2根了,小猴子吃了幾根香蕉?

  活動延伸

  數(shù)學區(qū)投放數(shù)字卡片和符號,擺出5的減法算式。

  教學反思:

  該活動教師能依據《綱要》的精神,創(chuàng)設數(shù)學情境,提供直觀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引發(fā)幼兒觀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訓練了幼兒的多向思維,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9、小班數(shù)學游戲教案《送餅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反思

  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是在幼兒能夠正確感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圖形特征的基礎上設計的。以幼兒喜歡的“小鴨”形象進入角色、以幼兒生活中最熟悉的餅干為材料。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學習以圖形的某些特征來分類,并將分類的標準分層分配到各個游戲中,使活動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鞏固幼兒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6、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7、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

  2、錄音機,錄好各種聲音的磁帶。

  3、各種圖形以及各種圖形餅干(形狀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顏色分紅與綠),籃子若干。

  4、請一位老師當貓媽媽,小鴨頭飾若干,鴨媽媽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演鴨媽媽,幼兒演小鴨,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帶領小鴨子們在教室睡覺。

  師:“小鴨子們醒來吧!”

  幼:“哦!媽媽我睡的多香呀!”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刷牙,洗臉,梳頭,做早操,做游戲。

  早操內容:

  今天空氣真真好,我們大家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腳,踢踢腳,咕嚕咕嚕喝口水,游游泳,游游泳,再來把屁股扭一扭,扭一扭,扭漂亮一點。

  游戲內容:

  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圖形娃娃,幫圖形娃娃找家。

  圖形娃娃的家在山洞里面,按不同的圖形穿不同的山洞,把圖形娃娃送回家。

  (評析:教師以鴨媽媽的身份交代游戲任務,幼兒以小鴨的身份馬上就進入了角色,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2、幼兒進行送餅干游戲

  (1)、接到電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貓媽媽打電話過來,說她的貓咪食品店的工作太忙了,想請我們小鴨子幫她到食品廠去領餅干,好不好呀?”

  (2)、帶領幼兒去食品廠領餅干。 幼兒跟著音樂學小鴨走去食品廠。

  (3)、把餅干送到貓咪食品店處,鞏固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倥c貓媽媽問好。

 ?、趲拓垕寢尠扬灨伤腿牒兄校瑢θ切?,正方形,圓形進行分類。

 ?、叟c貓媽媽再見。貓媽媽送餅干給幼兒,提醒幼兒說:“謝謝貓媽媽?!?/p>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活動的重點,教師注重啟發(fā)幼兒操作探索,主動講述分類方法,讓幼兒充分得到鍛煉和發(fā)揮,并且在游戲最后以貓媽媽送餅干給幼兒作為獎勵,巧妙的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游戲作好鋪墊。)

  (4)、把餅干發(fā)給幼兒,幼兒學說:“我拿到了什么形狀的餅干。”

  (5)、娃娃哭了,肚子餓,鼓勵幼兒把餅干送給娃娃吃。

  分三次送。問娃娃要吃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餅干,就請拿什么形狀的其顏色的餅干的幼兒送餅干。同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娃娃太挑剔了,可她人還小,我們就滿足她的要求吧!我們可不要學她哦!”

  (評析:最后以送給娃娃吃餅干的游戲結束,并將分類要求再次提高,使整個活動一氣呵成,結局完整,取得良好效果。

  3、結束部分:

  教師用語參考:“今天,小鴨子們表現(xiàn)真好,為貓咪送餅干,而且還把餅干讓給小娃娃吃,媽媽真是要好好夸獎夸獎你,送你們一個大拇指,現(xiàn)在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玩好不好?” 帶幼兒跟著音樂離開教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數(shù)學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興趣極高,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圖形特征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認識,真正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0、小班健康活動《可愛的小雞》優(yōu)秀教案設計(集體備課記錄)反思

  一、教育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發(fā)展跑的能力和動作的協(xié)調性。

  2.在信號聲中,顏色的對應,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體驗幫助好朋友解決困難的樂趣。

  4.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2.活動難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三、活動準備

  1.用紅、黃、綠皺紙捻成的小蟲。

  2.蘿卜、青菜、蘑菇、母雞圖片各一張。

  3.綠筐3個。

  4.紅、黃筐各一個。

  5.泡沫墊36塊。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幼兒自由開火車進場。

  2.聽音樂做小雞操。

  小雞操

  小雞小雞走走走,餓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蟲快吃掉。小雞小雞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身體棒棒來做操。

  擺擺手,彎彎腰,做個健康的雞寶寶!

  (二)練習部分

  1.教師介紹游戲場景。

  師:小雞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蘿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師帶領幼兒慢慢跑到“蔬菜寶寶家”,與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師:聽,是誰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師:哎呀,原來是許多蟲子在欺負青菜娃娃, 我們怎么辦呢?

  1.游戲“小雞捉蟲子”。

  (1)教師一邊介紹游戲,一邊示范游戲玩法。小雞每次捉一條蟲子,捉好后送到綠筐里。要求“小雞”在捉蟲子時不要擠在一起。

  (2)請1—2名幼兒示范游戲。

  (3)幼兒集體游戲,把蟲子捉完。

  (4)幼兒再次游戲。(在青菜、蘿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紅、綠、黃三種不同顏色的蟲子,增加紅、黃筐各一個。)提示幼兒,可以跑到青菜、蘿卜和蘑菇“家”捉蟲子,要把不同的蟲子分類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基于小班幼兒認識顏色的基礎,紅、黃、藍三色是小班幼兒能掌握認識的顏色,所以在活動中設計的小蟲也采用了這三種主顏色,在抓小蟲分類過程中很多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進行分類,并且分類正確。但是還是不排除存在個別幼兒分類錯誤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會要求在重新進行游戲,重新進行分類,以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和物品的分類。想在美術活動中,也多涉及一些顏色的認識,幫助幼兒在其他領域活動中能開展關于顏色認識的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多種顏色知識了解。

31、大班健康《小偵察兵》集體備課教案(素質鍛煉)反思

  設計思考:

  解放軍是幼兒熟悉和喜歡模仿的對象,但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模仿解放軍的游戲多表現(xiàn)為單一動作和玩樂,因此有必要將解放軍的形象與跑、跳、爬,鉆等基本動作進行合理的整合設計,這樣才能通過模仿性體育活動達到有針對性,有時效性的體能鍛煉目的。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各種爬、跳動作技能,發(fā)展上下肢力量。

  2、提高身體運動的協(xié)調性和敏捷性,培養(yǎng)身體鍛煉的自主性。

  3、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墊上匍匐四肢協(xié)調地快速爬行。

  難點:側臥爬過墊子。

  活動準備:

  體操墊子5張,大積木每組4~6快,錄音機,音樂帶。

  活動過程:

  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縱隊踏步入場。

  (1)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圍繞場地慢跑、中速跑2~3圈。

  (2)教師帶領幼兒在場地中進行向內螺旋、向外螺旋小跑。

  2、幼兒成早操隊形在教師帶領下做模仿小兵操:戴帽、脫帽、端槍、舉槍、刺殺、射擊、投彈、揮刀砍殺、原地跑跳等動作。

  3、模仿陸軍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要學解放軍來鍛煉身體,解放軍都分哪些軍種?(回答:海軍、空軍、陸軍。)陸軍有哪些不同戰(zhàn)士?(回答:汽車兵、炮兵、步兵、坦克兵、偵察兵、醫(yī)務兵等。)我們大家來模仿,看誰模仿的像。

  (2)幼兒分散在場地中自由模仿鍛煉,教師巡回觀察指導,提醒幼兒部要做動作過大的運動,以免影響他人。

  (3)集中幼兒,請幾名幼兒上前給大家展示自己的模仿動作,教師進行講解和鼓勵。

  (4)幼兒分散在場地中,在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集體模仿練習幾個有鍛煉價值的展示動作。

  4、偵查兵操練。

  (1)搏擊術

  ——單人動作:馬步沖拳:單腿(左、右)飛踢:空手奪刀。

  ——雙人:雙手互相推頂:互相背起;互相抱起。

  (2)墊上爬。

  ——幼兒分四組站立在起點線后,場地中對應各組放置5張體操墊。教師發(fā)出“開始”口令后,各組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在墊上匍匐爬過墊子。

  ——幼兒分2組立于起點線后,教師發(fā)出“開始”信號后,各組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側臥爬過墊子。

  (3)跳躍障礙。

  ——幼兒分兩組站立在起點線后,場地中對應各組,地面放置著橫臥的長方形大塊積木(每組6~8塊,積木之間間隔1米距離)。當教師發(fā)出“開始”信號后,各組幼兒一個接一個地跑步入場雙腳跳過一個個障礙后跑回起點。

  ——幼兒分四組站立在起點線后,場地中對應各組分別放置著兩兩接拼的4個障礙(障礙與障礙之間間隔1.2~1.5米距離)。當教師發(fā)出“開始”信號后,各組幼兒一個接一個地跑步入場,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本組的4個障礙物后跑步回到起點線后。

  5、將場地中積木搬到場外,教師在場地中心,幼兒圍繞教師分散在場地中,在舒緩的音樂聲中跟隨教師進行頭頸、手臂、腰腹、雙腿部位的放松。

  教師集中幼兒進行總結后,指揮部分幼兒拿著積木,大家一起離開場地。

  活動反思:

  活動基本達到所定目標,孩子們在游戲中走、跑、跳、鉆等基本動作得到鍛煉,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也得到了提高。在游戲中注意讓孩子們活而不亂,學會聽指令,學會自由結合,團結協(xié)作。游戲一定要有規(guī)則,當游戲中有孩子違反規(guī)則,老師及時給與提醒。對個別不愿合作的孩子,教師給與鼓勵。孩子們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剛開始有些急于求成,但老師及時提醒,并強調必須遵守游戲規(guī)則后,孩子們的參與更有秩序了?;顒咏Y束后,孩子們似乎意猶未盡,今后我還要繼續(xù)針對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設計游戲,讓他們在玩中學,快樂游戲。

32、大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公園里的小動物(10以內的加法)

  活動目標:

  復習10以內的加法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事先把《救救地球》幼兒用書第12頁的樹木、花朵、蜜蜂、小鳥、松鼠和蝸牛等圖片制成頭飾。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分別戴上頭飾,扮演樹木、花朵、蜜蜂、小鳥、松鼠和蝸牛,想象大家正一起在公園里玩。

  2、扮演樹木和花朵的幼兒,聽到音樂便慢慢站起來,踮起腳尖,盡量伸展身體,長成樹或花。

  3、當老師說:“樹木和花朵能使空氣清新,有一只蜜蜂飛到紅色的花朵上面采蜜?!币恢弧懊鄯洹北阋w到紅色的“花朵”旁邊,當老師說:“有另外5只蜜蜂飛到黃色的花朵上采蜜?!绷硗獾?只“蜜蜂”便要飛到黃色的“花朵”旁邊。

  2、請幼兒說出分別在兩朵花旁的“蜜蜂”數(shù)量,老師在白板寫上:1口5=口。

  3、向幼兒提問:

  公園里共有多少只蜜蜂?

  怎樣計算出來?

  4、請一位幼兒在方格里寫上符號和數(shù)字,請其他幼兒看一看答案是否正確。

  5、活動依此類推,讓幼兒運算10以內的加法。

  6、活動結束后,請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第12頁加法練習。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開頭是用故事和小動物開始進入的,孩子們都很感興趣,都很積極的配合和回答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數(shù)小動物的數(shù)量都數(shù)的很對,多少只加多少只都回答的很快,個別幼兒在算的時候是對的,但是說出來是錯的,但這個別的是小問題,經過提示修改都能改正過來,但是主要的問題出在讓孩子自己算的方面的上就不是很理想,在做算數(shù)題的時候,我是每個孩子發(fā)十個瓶蓋當輔助教具,部分孩子就能很快的把算數(shù)結果寫出來,但是個別的呢經過老師的引導都會算對結果,個別的孩子幾乎不知道如何下手,都知道把瓶蓋分兩批拿出來,但是一合起來結果就錯了。所以在這個孩子自己的算數(shù)上要多多練習。

33、大班數(shù)學活動優(yōu)秀教案《誰輕誰重》(含設計意圖)

  教材分析:

  《誰輕誰重》是一節(jié)大班的數(shù)學活動。意在讓幼兒通過不同的自然測量方法了解物體的輕重并且能夠正確的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從而感知物體之間的輕重關系。由于幼兒對輕重已經有一點了解,所以本次活動我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并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使幼兒在不斷的探索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設計理念: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越來越喜歡擺弄和操作,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判斷等活動,尤其對周圍生活中各類不同物品的輕重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fā)現(xiàn)其差異。根據主題活動《動感天地》中的課程安排,我選擇了數(shù)學活動:誰輕誰重,旨在讓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并通過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發(fā)展感知與判斷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的自然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記錄物體的輕重,感知物體之間的輕重關系。

  3、體驗采用不同方法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和成功感。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書本、盒子、石頭若干、花片、雞蛋、彈珠、乒乓球、天平稱、課件

  活動重難點:學習用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的自然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并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班級里推薦兩位幼兒進行提物賽跑。(一袋裝沙,一袋裝布頭)

  2、提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它們誰輕誰重呢?

  二、探索實踐、感知輕重

  1、看一看,比輕重

 ?、拧⒊鍪菊n件,引導幼兒觀察。提問:誰輕誰重?

 ?、?、觀察活動室的物體,哪些物體重,哪些物體輕?

  2、掂一掂,比輕重

  再來看一樣物體他們誰輕誰重

  ⑴、出示兩個一樣形狀大小不一的書本,誰輕誰重?

 ?、啤⒊鍪緝蓚€大小一樣的八寶盒,誰輕誰重?

  ⑶、出示兩塊差不多的石頭,誰輕誰重?

  3、稱一稱,比輕重

 ?、?、兩個石頭差不多輕重,我們用看和用手掂都分不清楚,那怎么辦呢?請小朋友想一個更好的辦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幼兒討論。老師告知一種精確地測量方法+--用天平秤稱。

 ?、?、教師演示用天平秤稱物體來比較輕重。

 ?、?、幼兒分小組用天平稱物體,并記錄結果、交流評價

 ?、?、教師小結:大小一樣,材料不同輕重也不一樣、材料相同,大小不一樣,輕重也不一樣。

  三、課件運用,拓展思維

  1、兩個磁體誰輕誰重?

  2、三個挑水的人哪擔誰最重?

  3、一個西瓜和兩個菠蘿怎么樣?

  4、四只桃子和兩只梨他們怎么樣?

  四、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戶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較輕重,到戶外玩蹺蹺板,比較自己與同伴之間的輕重。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激發(fā)幼兒對活動探索的興趣。

  利用小朋友身邊熟悉的物體,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進行比較輕重,

  引導幼兒嘗試對多種材料進行探索與比較,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激發(fā)了幼兒的主體性與探索、比較的熱情,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稱重伏下了鋪墊。

  在“稱一稱”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自己發(fā)明問題、探討問題、解決題目,體驗成功的快樂

  通過前面的活動,幼兒對輕重有了感性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經驗,挑戰(zhàn)幼兒思維,利用課件為幼兒探索比較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得幼兒在爭辯中,思維進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34、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快樂元旦(優(yōu)秀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元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新年愿望。

  2、學習用圖畫制作心愿卡并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感受新的一年到來時的喜悅心情。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新舊掛歷各一幅

  2、蠟筆和勾線筆

  3、幼兒用書

  4、課件

  5、“新年快樂”音樂磁帶、錄音機

  6、練習冊

  活動過程:

  1、出示掛歷,引起幼兒興趣,導入活動。

  (1)教師:這是什么?掛歷有什么用處?

  (2)教師小結:掛歷是告訴我們今天是幾月幾日的。每過一天,掛歷的數(shù)字就要往下數(shù)一格;每過一個月,掛歷的日期就要往后翻一頁。

  (3)教師:我們已經走過了12個月,也就是走過來一年,你們知道過去的一年是哪一年,新的一年又是哪一年嗎?

  (4)幼兒討論后得出答案。

  (5)出示新一年的掛歷,讓幼兒知道新的一年就要到來了。

  教師:每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

  2、引導幼兒繪畫并講述自己的愿望。

  (1)教師:在新年開始的時候,這幾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2)教師:他們在講述自己的心愿。那么,你們在新年開始的時候有什么心愿呢?

  (3)幼兒討論交流。

  (4)教師:如果用圖畫表示出來,該怎么樣畫?

  (5)教師:我們把自己的心愿畫在這個大心型中間吧!(引導幼兒完成練習冊)

  (6)幼兒進行作畫,教師個別輔導。

  (7)教師:畫好的幼兒可找一個好朋友講述自己的心愿。

  3、展示幼兒的搭配練習冊,并和幼兒討論、評價。

  4、在“新年快樂”音樂中自由舞蹈,感受新年歡樂氣氛。

  教師:新年就要來到,祝大家的心愿都能實現(xiàn),我們一起來跳“新年快樂”舞吧!

  反思:幼兒能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達到了預設目標。

35、幼兒園大班小水滴旅行記教案(科學活動健康領域)反思

  【教材分析】

  故事《小水滴旅行記》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小水滴由“水—水蒸氣—云— 雨^雪花—水” 的快樂旅行經歷,將水的三態(tài)變化自然有趣地融人故事情節(jié)中。 本活動以故事為載體, 運用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以實驗操作等方式引導幼兒進一 步感知、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懂得水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從而激發(fā)幼兒珍惜水資源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水循環(huán)變化的過程,豐富詞匯“暖烘烘”、“三五成群”、 “縮成一團”、“難以忍受”。

  2.能根據水的循環(huán)過程,用簡單的符號記錄和表現(xiàn)水的不同形態(tài)。

  3.懂得水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樂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關水的變化的有趣現(xiàn)象。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11,《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語言》CD。

  2.電磁爐 1 個,水 1 瓶,記錄紙(用反復對折的方法將紙平分成 6 格),水彩筆。

  【活動建議】

  1.出示小水滴的手偶,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 )欣賞第 1 遍故事,結合課件了解水的變化過程。

  提問:小水滴到哪里去了?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簡單了解水的變化。

  (2 )欣賞第 2 遍故事,引導幼兒用簡單的符號、標志記錄“水—水蒸氣-> 云—雨—雪花

  —水”的循環(huán)過程。

  提問:小水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詞語,出示漢字卡片,用新學詞語和幼兒一起 總結水循環(huán)變化的過程:暖烘烘—水蒸氣三五成群—云冷得縮成一團—雨冷得難以忍受—雪、光和熱— 小水滴。

  (4)結合生活經驗,了解水的作用。

  提問:水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幫助?除了人需要水,還有什么也需要水?

  3.教師操作實驗,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水遇熱后的變化。

  (1)點燃電磁爐,把水加熱,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變成水蒸氣的現(xiàn)象。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

  (2)將冷鍋蓋放置于水蒸氣上方,引導幼兒觀察水蒸氣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 提問:鍋蓋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引導幼兒了解水蒸氣變成小水珠。

  (3)回憶生活中關于水的變化的有趣現(xiàn)象。

  提問: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這種現(xiàn)象?如:水燒開時,水壺上方會有水蒸 氣;把濕衣服拿到太陽底下曬,水蒸氣蒸發(fā)后衣服就會變干等。

  (4)組織幼兒討論,遷移生活經驗。

  提問:什么時候水會變成冰?如:冬天地上的水會變成冰,冬天窗戶上會有冰花等等。

  小水滴旅行記

  我的家在大海,那里有珊瑚、水草、魚蝦和各種奇妙的動物。一天,我在海面向四周張望, 一群大雁飛來向我和我的小伙伴招手:“小水滴,快上來跟我們旅行去!”我說:“我沒有翅膀,飛不上去呀?!贝笱阏f:“太陽公公會給你幫忙的。”說完就匆匆飛遠了。

  第二天,太陽剛剛露頭,我們就求他幫忙帶我們去旅行!太陽公公點頭答應了,不一會兒就放射出萬道金光,照得我們暖烘烘的,睜不開眼睛。忽然,我們的身體變輕,慢慢地離開了大海!我們本來以為自己長了翅膀,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是變成“水蒸氣”,飛到了空中。我們繼續(xù)向上飛去,很快就離開了大海,下面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大地。

  飛著飛著,我們越來越冷,只好三五成群地抱在一起。這樣又變回“小水滴”。 風爺爺帶著我們在空中來回飄舞,人們給我們取名叫“云”,不再叫“小水滴”。 我們更冷了,也累得飛不動了,很想到大地上玩一玩,休息休息。風爺爺像猜透 了我們的心思,“嗚嗚”地吹了起來,我的小伙伴有的冷得縮成一團,來不及告 別就落了下去。地上的人這時慌忙地奔躲,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

  冷風越刮越緊,我們冷得難以忍受。忽然,一個小伙伴高呼:“我們變成“小雪花”了!果然,大伙兒都穿上了六角裙,隨風往大地上飄去,飄到山頂、大地……大家旅行久了, 有點累,于是停了下來,都安靜地睡在那里。

  我們想家了,要求太陽公公送我們回家。太陽公公說:“好!天氣暖了,我這就帶你們回家去?!闭f著,太陽公公就放出了光和熱,又把我們變成小水滴!我們都擠著從山上往下跑。奇怪!在我們離開的地方,山變得青翠,小草更加茁壯。

  大伙兒從山頂、大地跑進江、河,然后闖進水庫。雖然水庫沒有大海那樣寬闊, 但是回到水庫倒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那里的“水”都在熱烈地歡迎我們。有一 天,水庫的閘門被打開,我們又告別了水庫里的伙伴們,沿著江河回到了美麗的 大海。我們完成了一次歡樂的旅行。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課件,在這里我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直觀的物象,滿足了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在課前我作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工作,事先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記錄,為了給孩子帶來更直觀的感受,還制作了小水滴旅行的圖片。我采用的是分段講述的方式,給孩子們講述了水的三態(tài)變化的全過程。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在每一段講述過后,我都進行提問,在提問時采取了個人和集體兩種形式來回答所問的問題,這樣點和面的回答使孩子都能較好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孩子們在提問的幫助下,不斷地回憶故事的內容,并且用語言進行表述,這使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但這里也有不足的地方,對在每段故事沒有清晰的小結;此外,每段故事講解之后,可以完整的再播放一遍故事,造成孩子們對故事沒有一個完整的影響。最后環(huán)節(jié)中,我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講故事記錄下來,這不僅加深和鞏固了幼兒對水的循環(huán)過程的理解,其實也能幫助幼兒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孩子們的展現(xiàn)出多種記錄方式,大多數(shù)孩子并能根據自己的記錄過程來講述故事,這次的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又增長了自己的知識面。

36、大班數(shù)學《花園里》教案(5的加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與,掌握5的加法。

  2.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一圖兩式的一般規(guī)律,并會列式計算。

  3.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數(shù)字卡、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

  2.復習5的組成

  (1)提出問題:今天老師買回4個蘋果,小朋友又帶回1個蘋果,現(xiàn)在我們一共有幾個蘋果?

  (2)如果把這5個蘋果分在兩個籃子里我們可以怎么分?請小朋友分一分,并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

  3.學習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蘋果,我再給你3只,你有幾只蘋果呢?我們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啟發(fā)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2)請小朋友先抽一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幾個蘋果,用數(shù)字什么表示,再抽一張卡片,讓幼兒算一下一共有幾只蘋果。反復進行游戲。

  4.幼兒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情節(jié),用卡片擺出算式,并進行運算。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列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如何運算5的加法,并能靈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動中,幼兒跟老師不夠配合,課堂不夠活躍,可能是后面的設計有點抽象,難度大點,沒有針對這里的幼兒的認知水平來設這課。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讓小朋友動手擺物體,然后把式子寫寫出來,這樣他們就學會了、動手、眼、腦,也達到了就這結課的目的。

37、教學設計大班科學《認識罌粟花》(禁毒海報)反思

  活動目標

  1.用討論、收集資料的方法認識罌粟花,了解其功能作用。

  2.初步知道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3.遠離毒品,有參與宣傳毒品危害的社會責任意識。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有關罌粟等毒品的相關宣傳圖片及視頻、香煙盒1只

  2.繪畫紙、蠟筆、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生活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花,你都認識什么花?

  2.看課件認識罌粟花。

  (1)罌粟花外表是怎樣的?

  (2)罌粟花有什么用?

 ?、倜阑h(huán)境: 罌粟花的個頭很多,色澤鮮艷,花形秀麗,在庭園栽培時可以當成重要的觀賞性植物,能起到美化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②藥用:罌粟花的果殼、花瓣都可以入藥,擁有大量的天然生物堿,能起到止咳、止痛和催眠等多種功效。③食用: 罌粟花的種子中有大量的天然油脂,在收取后經過加工提取出大量的特色油脂,這些油脂可以潤腸通便,供人類食用。毒品:罌粟花謝以后果實在沒有成熟時候,會有白色的液體出現(xiàn),收集以后經過加工,就是毒口鴉片,有很強的止痛作用。但是過量使用以后就會成癮,對身體傷害很大。

  1. 看視頻討論:毒品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影響?

  2. 討論:除了毒品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戒不掉了?你有什么方法幫助他們。

  小結:毒品是我們不能碰的東西,緝毒警察為了抓獲毒品販子,不惜犧牲生命,所以,我們要拒絕毒品,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活動延伸

  設計禁毒海報。

  【活動小結與反思】

  這是一節(jié)中班活動課程,通過這節(jié)活動,重點引導孩子們初步認識什么是毒品,以及它的危害。

  1、毒品,是不是離我們的孩子還很遠?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幼兒園的小孩子整天生活在家長和老師的保護圈里,毒品離孩子的現(xiàn)實生活還很遠。不知道什么是毒品,孩子們不一樣開開心心地成長著嗎?--不一樣。對于孩子來說,從小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要遠離毒品,對他們總歸是有好處的。盡管只是簡單、粗淺的認識。跟孩子現(xiàn)在、將來的生活有關的,跟生命相連的,那就是天大的事。

  2、難道,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就真的那么純潔嗎?煙、酒不就是隱性的毒品嗎?

  在活動的過程中,有一個字,孩子經常說的,那就是面對父親的不良生活習慣,煙、酒之類,媽媽會"罵"爸爸的。

  可見,孩子已經在母親反面的說教中,媽媽不喜歡爸爸抽煙、喝酒。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們大人往往會解釋:對身體不好,會咳嗽。但是如果說的嚴重一點,那就是在"飲"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