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怎樣淡化孩子的貧富意識
國外怎樣淡化孩子的貧富意識
貧富意識太強會給窮孩子和富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帶來無可挽回的負面影響:對窮孩子來說,強烈的貧富意識往往會使得原本就十分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而對富孩子來說,由此而生的盲目的優(yōu)越感往往會導致他們成為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小霸王。
慶幸的是,許多國家都在為淡化孩子的貧富意識而格外作出巨大努力。
日本的中小學都明文規(guī)定:禁止學生穿名牌服裝或名牌運動鞋來學校,并對何為“名牌”作了嚴格、具體的限定。據調查,此舉也得到了高占9成的富裕家庭的父母的歡迎。此外,直至今日,日本仍有部分小學要求男生一律剃光頭上學———為的就是:千篇一律的光頭至少讓人一下子難以分辨出誰是富家子弟,誰出身于貧寒之家。
在美國,雖說有關學生是否應該著校服上學長期以來一直存有爭議,但絕大多數州的中小學依然堅持“校服制”,而且贏得了8成以上父母的支持。支持者們倒也不是像國人那樣,認為身穿校服主要是為了強化集體主義精神或愛惜學校榮譽,而是認定“千篇一律”的校服盡管從表面上看來似乎限制了孩子的個性發(fā)展,但卻成功地避免了貧富孩子在服裝上的優(yōu)劣差別,從而也成功地避免了對窮孩子自尊心的可能損傷。從這一點看,顯然是利大于弊。
在加拿大,中小學大多向孩子們提供免費午餐,當然午餐的檔次完全一樣,因而孩子無論貧富,吃的完全相同。即便在貧窮的肯尼亞,有幸收到救助的小學往往給每個孩子都發(fā)放一份救濟物品(如寒衣或食品),而不論孩子是貧是富。有人有疑問:富家子弟也許并不缺這份救濟物品,“照發(fā)”是否意味著是一種浪費?而學校堅持認為,讓大家盡可能都能領到一份,窮孩子便就會大大減輕心理上的壓力。
采編自:光明日報
- 法國的“星期三”小廚師
- 怎樣自覺地生活?
- 瑞典的學前教育
- 美國:越來越多的父親參與家教
- 兒童們自己的世界
- 美國學校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 美國:重視家庭的金錢教育
- 卡爾?韋特與零歲教育
- 日本的《家庭教育手冊》之一――家庭是什么?
- 如何對待撒謊的孩子?――教育專家朔貝特答記者問
- 猶太人的育兒經
- 日本兒童受虐比例增長驚人
- 一種特殊的育兒方式――愛,藏起一半
- 《小班綜合活動:聽一聽》活動評析稿
- 幼兒園公開課材料《奇妙的鞋子》說課材料
- 育兒生活,父親不應是旁觀者
- 貝貝和咪咪_小學生作文:三年級
- 關于疫情的文案短句218句
- 中班社會教案《我的新朋友》反思
- 瓷磚粘結劑/粘合劑朋友圈文案37句
- 英文網名帶翻譯女生傷感的大全411個
- 盤古開天地生字拼音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