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空氣是會流動的嗎的教案 教學設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關于空氣是會流動的嗎的教案 教學設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關于空氣是會流動的嗎的教案 教學設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空氣是會流動的嗎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有依據地對空氣具有流動性作出假設,并能自行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會記錄。

2、能借助煙霧觀察空氣的流動,并能描述。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空氣是流動的及流動的常見原因。

2、知道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會上升。

3、了解風的成因。

4、了解人類對熱空氣的利用。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科學給人類帶來好處。

教學準備

1.證明空氣的流動:氣球,塑料袋,紙,扇子,小風車,蠟燭,火柴。

2.熱空氣比冷空氣輕:

(1)大小相同的兩個紙袋,支架,橫桿,蠟燭,火柴。

(2)有關孔明燈,熱氣球的多媒體課件。

3.尋找空氣流動的路徑:透明水槽,線香,火柴。

教學過程

1.探究空氣是否會流動

(1)對“空氣是否流動”作出假設。

(2)證明空氣會流動的實驗:讓學生用氣球,塑料袋等做實驗,把重點放在熱風車實驗上。

(3)分析討論實驗現(xiàn)象:說明空氣是會流動的;空氣流動的常見原因;把手放在燭火周圍不同位置有什么感受。

2.探究熱空氣上升的原因

(1)出示實驗器材,組織學生討論:兩只紙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點燃蠟燭后兩只紙袋又有什么不同?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2)演示實驗,分析結果,形成“熱空氣比同體積冷空氣輕,所以熱空氣會上升”的結論,同時實驗也證明冷空氣會下降。

(3)使用孔明燈,熱氣球的多媒體課件,同時提出“它們是什么”,“是誰發(fā)明的”,“利用了什么原理”等問題,簡介孔明燈,熱氣球發(fā)明或發(fā)展史。

(4)引導學生回憶生活經驗,進一步認識冷空氣會下降:觀察打開的冰箱,會看見什么現(xiàn)象?冰糕冒出的“白煙”

3.探究空氣流動的路徑

(1)想像:我們周圍的空氣是怎樣流動的?教室和倒扣在桌面上的水槽里的空氣是怎樣流動的?空氣看不見,怎樣才能知道它流動的路徑呢?

(2)出示實驗器材,組織學生討論實驗方法。

(3)分組實驗,同時提出觀察與記錄要求。 

(4)分析討論現(xiàn)象,明確是冷熱的不同形成了空氣的這種流動。

4.探究風的形成

(5)小結: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些什么?

(6)風是什么?

(7)討論“風是怎么形成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