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7、我不是最弱小的

課前透視:

    這篇記敘文情節(jié)簡單,貼近學生生活。課文以平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段真實感人的雨中情?!拔也皇亲钊跣〉摹笔撬_沙自信而堅定的話語,也是文章的題眼。課文中的三個問句都是薩沙的問話,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通過薩沙和媽媽的對話,明白“應該保護不自己弱小” 的道理。

    二年級孩子比薩沙稍大些,但在親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用心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讀好帶問號和感嘆號的句子,體會文章蘊涵的濃濃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用心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的不同語氣。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朗讀感悟課文,會認寫生字。

教學重點:會認寫生字。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切入舉偶

    1談話導入。師: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親人的眼里,很多時候你們卻是最弱小的。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看到課題,你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我”是誰?為什么說我是最弱小的?……)

   【學起于思,思緣于疑。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問,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會學習?!?p />

    2、游戲?qū)?。學生做對對子的游戲:光明——(黑暗) 夜晚——白晝   強大——(弱小)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弱小有關的故事。(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感受,對培養(yǎng)學生語感有觸類旁通的作用?!?p />

對話平臺

    自學

    劃(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

    讀(讀通、讀準、讀熟課文。)

    想(自己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說(和學習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互相取長補短。)

    識字

    1、組內(nèi)互相檢查生字讀音,注意“薩、簇、隨”都是平舌音,“鈴、傾”都是后鼻音。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聲字的特點,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2)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記。如,結合讀句子“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認識“隨、芬、芳”等字。

   (3)利用動作演示識記“托、掀、遞”。

    3、教師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識字。

    感悟

    1、輕聲讀文,思考:為什么薩沙說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學生找出薩沙保護薔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

    2、細讀課文,劃出描寫薔薇花的句子。

   (1)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芳香撲鼻。

   (2)滂沱大雨已經(jīng)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他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句子,注意語氣的變化。(這兩個句子盡管都是描寫薔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過朗讀感受花兒嬌嫩美麗,惹人喜愛;而第二句則重在體會花兒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無生氣,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了。

練習讀——范讀——指名讀——競賽讀

   【多次與文本的直接對話,奠定了學生關愛野薔薇的情感基調(diào)。對比朗讀感悟薔薇花的嬌美和孱弱,更激發(fā)了學生對薔薇花的關愛之情、保護之意?!?p />

    想象

    4、看到這株薔薇花,你會怎么想?

   【適時想象,啟發(fā)學生和薔薇花對話,引導他們走進教材,走近薩沙,利于學生真切體會薩沙要保護弱者的心理?!?p />

    書寫

    本課有十二個要寫的字,其中“托、鈴、弱、末、芬、芳”六個字是本課新學的生字,可結合識字教學重點指導?!叭酢弊?,要注意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澳弊?,可與第二課的“末”字進行比較,這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兩個字,建議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牢記,如,組詞、聯(lián)想記憶、多次再現(xiàn)。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導: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可略向內(nèi)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突出這兩個字的主筆,以“支撐”整個字方正平穩(wěn)。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寫得好的班級評選“今日之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朗讀課文,拓展。

教學重難點:指導朗讀。

教學準備: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對話平臺

    復習

    1、認讀上節(jié)課的生字:開火車競賽讀——齊讀

    2、指名讀描寫薔薇花的句子,感受薩沙要保護薔薇花的心理。

    師:薩沙為什么要保護薔薇花呢?是受了誰的影響?

    朗讀

    1、指名讀描寫薩沙和媽媽對話的段落,重點指導問句和感嘆句的讀法。

   (1)媽媽,你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引導學生讀好兩個語氣詞“呀”和“呢”,重音突出“為什么”。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理解媽媽和哥哥的做法而發(fā)問的心理。)

   (2)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語調(diào)先降后升。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媽媽,現(xiàn)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朗讀時稍帶一點反問語氣。在朗讀中感悟薩沙認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這樣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媽媽的話可以讀慢些,要讀出親切、和藹的語氣。)

    2、學生練讀——教師范讀——分角色讀——自由找學習伙伴讀

    3、師生共同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哪里還需要改進?

   【朗讀應該在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個性化的朗讀是學生情感的升華。比如“現(xiàn)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讀方法。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化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

    4、在對比閱讀中感悟文中對野薔薇描寫的作用。

   (1)去掉具體描寫森林景色和野薔薇的句子,用課件顯示改編后的課文,啟發(fā)學生說說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探究,感悟課文描寫野薔薇的作用:被鈴蘭花簇擁有的野薔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薔薇卻顯得嬌嫩弱小。小薩沙用雨衣保護野薔薇固然有媽媽的啟發(fā)和鼓勵,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顆對美好而弱小事物的關愛和保護的童心。沒有這美麗而弱小的野薔薇,也許難以真切地表現(xiàn)小薩沙那顆純真的童心。

   【這是一個難點,教學中不必追求準確完整,關鍵是引發(fā)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探究的積極性?!?p />

    拓展

    1、你喜歡薩沙嗎?為什么?你還喜歡誰?

    2、薩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別人給予的關愛,那你是否也保護過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憑借教材中的薩沙這個同齡人的形象,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來感受、體驗學習伙伴的話,就能讓學生和薩沙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滿懷和薩沙同樣的感情走出教材?!?p />

    練習

    試著寫幾個問句和感嘆句。

    書寫

    學習剩下的幾個字,重點指導兩個帶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導學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寫法練習書寫。

    1、學生觀察,自己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2、根據(jù)實際情況,教師范寫指導。

    3、師生、生生互相交流評價。

   【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流評價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提高書寫質(zhì)量?!?p />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形容雨下得很大。

    嬌嫩鮮艷:柔弱纖細。

    板書設計: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保護薔薇花

      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教學后記:

該課文主要講薩沙一家在大雨中把僅有的一件雨衣遞給了最需要保護的薩沙,而薩沙認為:“我不是最弱小的”,他把雨衣蓋在了一朵剛剛開放的野薔薇花上……

    我始終認為,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要把課文的規(guī)范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離開了語言的理解、吸收和運用,就不能達到閱讀的真正目的。主動讀書、內(nèi)化語言,應成為學生主體的基本活動,幫助學生讀書,指導學生內(nèi)化,應成為教師的主要職責。

    我在第二課時結尾處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課文中重點描寫了媽媽與薩沙兩人傳遞雨衣的過程和相關對話,而對于爸爸把雨衣傳遞給媽媽的描述只有半句話,即:爸爸趕忙把雨衣給了媽媽,媽媽接過雨衣沒有穿,卻把他給了薩沙。請展開合理想象,并與同桌討論,爸爸與媽媽之間可能會說些什么話?

    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意思大致是:爸爸讓媽媽穿,而媽媽說:薩沙是最弱小的,應該給薩沙穿。應該說,這樣的想象合理,也能運用課文中的句子進行描述,達到了預期目標。

  可是,我卻覺得意猶未盡,我提示學生:1、為什么爸爸會認為媽媽是個最需要保護的人,而不是薩沙?2、文中的“趕忙”一詞傳達了怎樣的信息?一時,教室內(nèi)“炸”開了,大家紛紛發(fā)表見解:“媽媽就在爸爸身邊,爸爸沒多考慮,他只覺得自己不是最需要保護的人”;“女人比男人弱小,更需要男人的保護”;……我補充了一條:可能媽媽有病在身,爸爸認為媽媽應該得到特別的照顧。如真是這樣,媽媽在大雨中讓雨衣給薩沙那是一份多么寶貴的不同尋常的母愛??!

    所有這些想象都在課文設定的情境之中,都反應了同一個主題,這樣的內(nèi)化才是十分有效的。